盛夏酷暑中,許多人發現自己陷入了一種疲憊狀態:眼睛干澀模糊,頭發枯黃油膩,面色暗沉無光,精神萎靡不振,明明睡了整夜卻依然困倦不堪……
這些信號都在提醒你的氣血正在告急。
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夏季新陳代謝加速,氣血消耗遠超平時,加上久坐少動、思慮勞神,氣血如同開閘的水庫,只有消耗難有補充。
然而,總有那么些人,即使在這樣的季節里依然面色紅潤、精力充沛。
TA們的秘密武器,竟是夏日里一顆看似平常卻暗藏玄機的“純陽之果”——#荔枝。
1
—The First—
盛夏的“純陽之果”
氣血雙補的天然藥箱
荔枝被歷代醫家推崇為“炎方之果”,李時珍稱其“氣味純陽”。
它在盛夏極陽之時成熟,凝聚著南方的炎火之力,中醫認為其味甘微酸,性溫,歸脾、肝經,具有溫中散寒、補脾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
尤珍貴的是,荔枝是難得的純陽之果,能補陽排寒,特別適合陽虛、體寒的人群。
現代研究更揭示了荔枝的科學價值:每100克果肉含71.5毫克維生素C,遠超蘋果橙子,具有抗氧化、增強免疫的作用;富含多酚類物質如原花青素、鞣酸,具有抗炎、調節代謝的功能;蒸制后升糖指數降低約15%,更適合血糖敏感人群。
2
—The Second—
古法蒸制
解鎖荔枝的深層能量
荔枝雖好,但“一顆荔枝三把火”的特性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嶺南老輩人流傳的智慧之法——蒸荔枝,完美化解了這一難題。
1.選當季新鮮荔枝7顆,7為中醫陽數,契合補陽之效
2.帶殼洗凈后剝殼,保留果核,核能行氣散結,防補而上火
3.果肉置碗中,不加水,直接上鍋隔水蒸
4.持續蒸30分鐘以上,時間越長越不易上火
揭開鍋蓋的瞬間,琥珀色的汁水晶瑩欲滴,果肉飽滿半透明,邊緣微微卷曲。
趁溫熱連湯帶肉一同服下,一股暖流從胃部擴散至后背,手腳也隨之回暖。
為何蒸制更勝一籌?
水汽潤澤中和荔枝的燥熱之性,清代《隨息居飲食譜》早有“蒸露制烈”的記載。
長時間蒸煮使荔枝的溫燥之性轉化為溫和的暖流,如同中醫名方“玉靈膏”蒸桂圓的原理。
而保留果核則是利用其“行氣散結,祛寒止痛”之效,幫助氣血運行通暢。
3
—The Third—
四類體質人群的夏日救星
荔枝的溫補之力并非人人適宜,但以下四類人群最易從中獲益。
氣血不足型:臉黃易倦、失眠健忘
《玉揪藥解》強調荔枝“暖補脾精,溫滋肝血”,能改善氣血不足引發的疲憊、失眠。堅持食用,你會發現自己面色紅潤,即使偶爾熬夜皮膚仍有光澤血色,出油也能減少。
陽虛體寒型:畏冷肢涼、腰腹寒涼
荔枝擅長溫煦中焦,驅散體內寒氣。有體驗者描述:“早晨吃蒸荔枝后,整天不出虛汗了。”
尤其適合空調房久坐、常年手腳冰涼的人群。
宮寒痛經型:經期腹痛、經血色暗
荔枝的純陽之性可溫暖胞宮。經期前連續食用數日,能緩解小腹涼痛、經血不暢等問題。
脾虛濕重型:食欲不振、便溏虛胖
夏季濕氣困脾最易傷氣血。蒸荔枝溫而不燥,滋而不膩,能喚醒被濕氣困住的脾胃。
三伏天濕氣纏身,吃幾顆熱荔枝比喝十碗紅豆薏米湯還舒服!
不過荔枝雖美,但要食之有道。
忌空腹食用,不然易引發“荔枝病”(即突發性低血糖),出現心慌、冷汗、甚至昏迷的險境。
另外控量是關鍵,成人每日不超過10顆,兒童不超過5顆。
而這四類人群更需慎食:
舌苔黃膩的熱盛體質者
純陽之體的兒童
孕婦及糖尿病患者
咳嗽、咽痛等熱癥發作期
荔枝如盛夏里的紅色寶石,承載著“以溫化濕”的養生智慧。
當您拈起一顆蒸得溫潤的荔枝,感受那從脾胃蔓延至四肢百骸的暖意時,這來自自然的純陽之暖,終將化作您面色里的紅潤,行動間的輕盈,以及抵御歲月寒涼的生命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