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縣檢察院與相關單位成立的和解工作專班上門對周大爺(中)開展釋法說理工作。
“樓上給兩個外孫女隔了單間,樓下也新砌了衛生間……”近日,四川省瀘縣檢察院聯合司法所、人民調解委員會對涂阿姨進行回訪,涂阿姨熱情地招呼大家參觀“新居”。環顧四周,舒心的居住環境讓人倍感溫馨,與此前簡陋的窩棚形成鮮明對比。這棟改造后的房屋,不僅給了涂阿姨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家,更讓一場長達9年的居住權糾紛畫上了圓滿句號。
2015年,涂阿姨與周大爺經法院判決離婚,房屋被確認為家庭共同財產,但周大爺一直拒絕涂阿姨及兩個外孫女進入共有房屋居住。無奈之下,涂阿姨帶著外孫女們在房屋附近搭建了一個簡陋的臨時窩棚居住。但兩個孩子已經進入身心成長的關鍵期,惡劣的居住環境嚴重影響了她們的學習和生活,涂阿姨心里既著急又無助。
2024年5月,涂阿姨在親戚的陪同下來到瀘縣檢察院“連心橋”特殊群體保護檢察服務中心尋求幫助。她表示自己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但因她與周大爺的矛盾積累年月久遠、情況復雜,居住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感受到了涂阿姨的急切與無助,承辦檢察官在受理案件后立刻展開調查核實。
“我第一次踏入那個簡陋的窩棚時,低矮的棚頂垂著雜亂的電線,棚里壓抑、悶熱、不安全,而這就是涂阿姨和孩子們所謂的‘家’?!背修k檢察官回憶道。在與村社干部和鄰居的交談中,檢察官了解到,涂阿姨和周大爺育有一女,該住房是三人共同修建的。多年前,女兒外出未歸,就一直處于失聯狀態,只留下了自己的親生閨女和一名養女,兩個孩子都尚未成年。
同時,承辦檢察官還調取了涂阿姨和周大爺離婚時家庭財產確權糾紛案的訴訟卷宗,經審查發現,法院已經判決房屋所有權歸三人所有。
“涂阿姨九年來從未享受到該有的權益。”承辦檢察官分析認為,根據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九條的規定,共同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共同享有所有權。因此,涂阿姨依法應享有房屋所有權,周大爺拒絕并阻撓涂阿姨居住,侵害了涂阿姨的合法權益,“但對于年過六旬、訴訟能力弱的涂阿姨而言,訴訟并非最佳選擇,即便勝訴,執行也可能陷入僵局,現狀依舊難以改變”,承辦檢察官表示曾嘗試與周大爺耐心溝通,但周大爺始終態度強硬,不肯退讓半分。
為從源頭上促進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瀘縣檢察院向縣婦聯就案件情況進行了通報,并通過矛盾糾紛多元化解“E通”平臺將情況推送給了涂阿姨所在街道辦事處的司法所、人民調解委員會,與相關單位聯合成立和解工作專班,合力推動問題的解決。
專班人員經充分討論后決定,先解開周大爺心里的“疙瘩”,于是分組上門對周大爺開展釋法說理工作。在第三次上門時,周大爺突然捶著桌子哽咽,道出了心里話。原來,他對涂阿姨率先提出離婚一直心存芥蒂,在他看來,若同意涂阿姨和外孫女們入住,就等于承認自己認輸服軟。
“判決書上白紙黑字寫著的權利是法律賦予的,不容侵犯,不存在服不服軟的問題,而且這個房子也是給外孫女們遮風擋雨的地方啊?!苯涍^專班人員長達三個月的耐心溝通,周大爺的態度終于有所松動,表示愿意坐下來和涂阿姨好好談談。
為提高工作質效,承辦檢察官提議先到涂阿姨的“家”里看看。在炎熱的夏日里,看著霉爛的木板和不透氣的窩棚,周大爺神情凝重。隨后,雙方齊聚在涂阿姨“家”中進行面對面調解。經過從沉默到爭吵,再回歸沉默的情緒波動,雙方多年的積怨逐漸消融。承辦檢察官適時提出解決方案,“房子那么大,分兩層住嘛,您守著一樓正堂,她們從旁邊建門上下樓,不影響您的獨立空間”。最終,雙方都接受了這個方案,達成和解協議。
心結解開了,住房問題也解決了,但涂阿姨的眉頭依然緊鎖。這是為何?原來,經濟上的拮據和大外孫女厭學的狀況讓涂阿姨揪心不已。為切實幫助涂阿姨一家渡過難關,承辦檢察官及時向村委會、街道辦通報相關情況。民政部門經審核后,依規將涂阿姨一家納入低保,村里也為涂阿姨申請了公益性崗位。針對在義務教育階段逃學的大外孫女,檢察機關啟動了未成年人聯合保護機制,與縣教體局和心理咨詢機構一起幫助孩子重拾學習的信心。孩子們所在學校還根據幫扶政策,為姐妹倆辦理了學雜費減免手續。至此,涂阿姨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了。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