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網友說現在買得起電車但是買不起保險。那么實際上電車保險貴不貴,電車和油車的保險費用能差多少?這篇文章給你講明白。
電動車買保險都有啥?
電車和油車基本一致,主要由交強險、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附加險種組成。其中新能源車專屬條款對電池、“三電” 系統等核心部件提供覆蓋,具體看:
交強險:國家強制投保,用于賠償第三方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5座電動車首年約950元,6 座及以上車輛(含6-8座)約1100元,后續年份根據出險情況遞減。
車損險:保障車輛自身損失,包括碰撞、自然災害等,保額上限為車輛價值。新能源車車損險特別覆蓋電池、電機、電控系統,保費根據車輛價格和風險系數計算。
第三者責任險:補充交強險不足,賠償第三方損失。保額通常選擇200萬或 300 萬,保費不定。
附加險種:
座位險:保障車內人員,保費約100-500元都有。
醫保外責任險:覆蓋醫保目錄外醫療費用,保費約100-300元。
外部充電故障責任險:針對充電樁或外部電網故障導致的損失,新能源車專屬附加險。
電池容量衰減險:針對質保到期后電池衰減風險,人保等公司推出相關產品,保費根據車型和保障范圍而定,每個保險公司也都不太一樣。
之外還有劃痕險、行李險等等。
所以從以上信息中我們基本可以判斷,電動車保險不光車損險覆蓋內容有些許不同,同時可保項目相對更多。
電動車保費多少錢?貴嗎?
以同事的小米SU7(參數丨圖片) Pro在北京為示例。投保的平安保險新能源汽車商業險,包含200萬元三者責任險,保費1194.55,車輛損失險保額25.39萬元,保費是3208.22元,另外還有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保費是85.87元,首年保費總額4488.64元。
不同保險公司的保險價格我們也進行了查詢,如選擇小米汽車app購買,不同保險公司報價是一致的,不過地區和地區之間有一定差別,差別甚至可以達到2000元以上。
如選擇外部渠道商保險,價格可能會有小幅度優惠,但相應的官方提供的無憂包和其他保險權益就無法享受了。
不同價格區間的主流車型,其保險價格我們也一并進行了核查,大致區間如下:
電動車和油車保費差多少?
交強險:5座家用車均為950元/年,6座及以上車輛(含6-8座)1100元/年。電動車和油車的交強險在基礎保費、浮動機制、賠付范圍和標準一致。
車損險:10萬-30萬元車型:電動車車損險比燃油車高20%-30%。
三者責任險:同保額下電動車比燃油車高5%-10%,幅度不大。
附加險種是推高成本的大頭,比如智能駕駛險:小鵬G9智駕險239元/年。電池衰減險:提供質保期外電池容量<70%時免費更換保障,保費約520-3650元/年。
實際情況怎樣呢?我們再來對比下:
特斯拉Model 3 2025款后輪驅動版,全款購車23.59萬,商業險價格在6694.83元;寶馬3系 2025款 325Li M運動套裝,全款購車23.45萬,商業險價格在6113.89元。差額是580.94。
比亞迪漢 2025款 EV 506KM尊貴型,全款購車16.93萬,商業險5352.24元,而帕薩特 Pro 380TSI 全款購車16.56萬,商業險價格在4837.05元,差額515.19元。
這么一對比,是不是覺得還好。同樣再拿我們同事的SU7 Pro來對比帕薩特,用4488.64對比4837.05元,小米SU7在車價更貴的情況下,保費卻比價格更低的帕薩特更便宜。所以說電車保費貴并不絕對,可能更多是選擇了附加險種,又或是出險所導致的后續續保保費上漲,保費會超過燃油車。
為什么電車保費比油車貴?
眾所都周知,雖然電車電池成本在逐年下降,但依舊占據整車成本大頭,更換費用甚至可以占到整車價格的30%-50%。而且電動車普遍智能配置、智能駕駛系統(如激光雷達)要比燃油車更豐富,單次維修過萬可以說是易如反掌,賠付率更高。
并且,相比于燃油車,電動車的維修難度更大,能夠維修動力電池的機構比維修燃油車的機構少得可憐,更別提有些品牌還禁止私自拆裝。所以對保險公司來說都是需要承擔的風險,價格上漲并非想多盈利那么簡單。
換句最中立的話,這些“隱性成本”是必然存在的,無非就是您多花錢讓保險公司承擔;或者是不保,由您個人來承擔。
另外,電車加速快事故率略高也是一個普遍現象。因其電機動力響應直接,瞬時扭矩大,加速比同價位燃油車更快,新手易因操控不熟練出現失誤;且快速提速壓縮了突發路況的反應時間,容錯率更低,這也是電車保費略高的考量之一。所以才會有像美國IIHS這樣的機構存在,倒逼車企提升安全性,能更加精準地根據車輛性能讓保險價格更加精準、透明,讓咱老百姓少花錢。
插個有些離譜但咬咬牙也能理解的現象,甚至有保險公司會根據年齡做價格浮動,00后的年輕人普遍貴一些。
電動車買保險的建議
交強險、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附加險種怎么買?
交強險必買這是常識了;
車損險必買,用來賠自己車的損失,按責任比例賠付。保額按車價值算,所以費用也按車價值來計算。不買的話出現損失您自掏腰包,建議不要冒險;
三者險也是必買的,用來補充交強險對第三方的賠付。建議保額200萬以上,北上廣等地最好上300萬,畢竟車多、人貴你懂得;
之外就是附加險種:醫保外醫療費用責任險有必要。覆蓋交通事故中傷者的非醫保用藥費用(如進口藥、特殊治療),避免自掏腰包;
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如果經常使用公共充電樁,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有必要選擇,畢竟充電網絡、標準參差不齊,尤其是偏遠地區;
最近關于座位險和駕乘險網上吵得很兇。你就記著咱家庭用車如果經常載人,想有個保障,那選駕乘意外險就好了,保額高,保費也不貴,一般受責任限制小,保障范圍廣;
之外像盜搶險、電池衰減險就沒必要了,治安這么好,沒等到有人搶車都已經換車了。
所以90% 的人直接選擇:交強險+新能源專屬車損險+三者險(200萬及以上)+充電樁責任險+醫保外醫療險。如果更全面點,把駕乘意外險補上就足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