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上海電氣投資建設的洮南市風電耦合生物質綠色甲醇一體化示范項目,在吉林西部(洮南)綠色能源化工產業園區投產。
7月15日,由上海電氣投資建設的洮南市風電耦合生物質綠色甲醇一體化示范項目(以下簡稱“上海電氣洮南綠色甲醇項目”),在吉林西部(洮南)綠色能源化工產業園區投產,首期示范項目可年產綠色甲醇5萬噸。此次產出的全國首批規模化綠色甲醇,將通過“洮南生產—陸海聯運—上海加注”的模式,登上法國達飛集裝箱班輪,作為船用燃料走向國際市場。
上海電氣洮南綠色甲醇項目作為吉林省百億級重點工程之一,是全國首個綠氫耦合生物質氣化制綠色甲醇項目、國家首批綠電制氫就地消納示范項目、首個通過歐盟ISCC全流程認證的綠色甲醇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224億元,分三期實施,全部投產后可年產百萬噸綠色甲醇。
當前,國際海運市場對綠色燃料需求增加,以綠色甲醇等為代表的綠色燃料發展勢頭強勁。但現有的綠色甲醇生產無法大規模連續穩定生產,成為產業的痛點之一,需要新的示范項目先行先試。
上海電氣洮南綠色甲醇項目的投產,是行業內首次實現風電制氫與生物質氣化耦合大規模生產綠色甲醇的具體實踐,標志著我國在綠色氫基燃料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該項目還首次實現了綠色燃料從內陸生產基地,到國際港口的商業閉環,為大規模綠電消納提供了新的技術路線和商業模式。該項目也為航運業脫碳,提供了兼具經濟性與可持續性的“中國方案”。
“全程零化石能源參與,還能促進綠電就地消納,這一模式可將每噸甲醇的碳排放降低65%,產品將作為船用燃料銷往國際市場,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顯著。”上海電氣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了解,該項目所采用的核心技術與關鍵裝備均由上海電氣自研自產,創新構建起“綠電—綠氫—綠醇”全流程一體化體系,填補了國內空白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洮南市地處吉林西部,地形平坦開闊,在我國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松遼清潔能源基地范圍內。年可有效風力發電4000小時左右、光伏發電1800小時左右。同時,洮南位列我省產糧大縣前10名,玉米秸稈等農林廢棄物資源豐富,具備生物質能開發潛力。區域土地資源充裕,環境容量大,可承載大規模綠色甲醇項目及其配套新能源設施的集中布局,具備形成“綠電—綠氫—綠色燃料”零碳循環體系的條件。
近年來,洮南市深度融入“氫動吉林”“吉氫入海”戰略布局,探索實施“以新能源開發帶動裝備制造、促進綠氫化工”的發展模式,以“三年工程一年完成”的洮南速度,全力推動化工園區通過省級創建考核認定,并獲評安全風險D級認定,為上海電氣洮南綠色甲醇項目落地投產提供了堅實保障。
上海電氣洮南綠色甲醇項目通過省市各級黨委、政府的全力支持、層層賦能和精準推動,圍繞要素保障、政策扶持、行政審批、配套建設等方面提供全過程、全周期、全方位服務,在80天內簽約落地。上海電氣項目團隊重點攻克技術、環境等多重難題,高效組織建設,僅用16個月即實現高效建成投產。這一項目的落成,既是政企雙向奔赴、雙方共贏的標桿典范,更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也必將成為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注腳。
上海電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磊介紹,上海電氣洮南綠色甲醇項目是上海電氣服務國家戰略、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實踐。上海電氣將以該項目為支點,打造全球領先的綠色燃料全產業鏈平臺,加速構建“綠電—綠氫—綠醇—綠色應用”一體化產業生態,持續完善從新能源發電、電解水制氫、生物質氣化、碳捕集,到綠醇、綠氨、綠色航油的完整技術矩陣,推動綠色燃料在航運、航空、化工等領域規模化應用,為全球工業脫碳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來源:吉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