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會上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某工廠招數控機床操作員,月薪6000元包吃住,結果是招了三個月沒招到人。與此同時,有個學機械專業的研究生,投了50份簡歷,結果是“石沉大海”。一邊是1000多萬畢業生都在拼命找工作,而另一邊企業卻喊著找不到人。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對此,我們走訪了相關業內人士,找到了這個“怪現象”的背后原因:
第一,“不值得吃苦”的工作不愿意做
有一位網友,他是985材料專業畢業,去一家大型民企面試,用人單位開出月薪6000元。讓她去管理原材料倉庫,日常的工作就是每天登記各種材料庫存數量,以及進出的情況,有時候還要搬運一些材料。面試官告訴這位網友:“年輕人做這份工作要吃得起苦”。
但是,這位網友覺得,自己苦讀四年本科,掌握較強的專業技能,讓她每天去記錄倉庫里的庫存數量和搬運東西,這不是吃苦,而是在糟蹋學歷。之后,這位網友表示,現在年輕人都不怕苦,不怕累,但是最怕的是,自己這四年書白讀,而且這份工作不僅是苦,還學不到技術,看不到希望,這是在浪費生命。于是,他果斷拒絕這家企業的安排。
第二,企業總是想占新員工的便宜
前些日子,有一家外資企業招聘“行政助理”,月薪6000元,而且招聘要求是本科及以上學歷。要求會寫方案、做海報、剪輯視頻,還要給老板開車。為此,不少應聘者就打起了退堂鼓,很多人暗中嘀咕:“這哪是招聘行政助理,分明是想讓一個人去頂好幾個工作崗位,這樣企業可以節省用工成本。”
此外,不少企業總喜歡指責年輕人“眼高手低”。但是,他們卻把“學歷當白菜”了。很多企業總是喜歡在招聘簡章上寫明,要求應聘者碩士及以上學歷。但實際上,他們所提供的工作崗位并沒什么技術含量,只要一個中專生培訓一周就可以上崗了。正是因為,“高配低用”,才導致企業很難招到人。
第三,企業只招短期招聘員工
過去很多人學校畢業之后,在一家用人單位里可以工作到退休。而現如今,不少企業只想招聘“短期員工”。比如,某互聯網公司經常會以招聘“實習生”為名,錄用一些應屆大學生來做項目,等到“短期項目”結束了,這些“實習生”就該走了。
還有一家工廠對外招聘技術人員,而簽的卻是第三方勞務派遣合同。不管你干得再好,也沒有轉正的機會,等項目完成了就讓你走人。試想,像這類企業招聘員工都是抱著“招短工”的心態。時間久了,求職者都知道底細了,也都不愿意去應聘了。
第四,年輕人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現在一些企業給出月薪6000元的薪酬,但要求新員工每天工作12小時,每周只有1天的休息的情況下,才能拿到這份工資。為此,不少應屆大學畢業生就選擇了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因為,這些工作月薪也不低于6000元,而且想干多長時間,接多少單子,都是由自己來決定。這樣要比進企業打工自由多了。所以,現在的年輕人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就不會去這些企業應聘了。
現如今,企業和畢業生之間出現了觀念上的差距。對畢業生來說,不要總盯著“高大上”的崗位,有些工作能學到本事,或者收入合適的崗位,就應該去做。而對于企業來說,別老是想著占年輕人便宜,應該給他們合理的薪資待遇和發展空間,這樣大家才愿意留下來,好好工作。而只有這樣,企業和畢業生之間才能獲得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