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航空業發展得風生水起,飛機數量越來越多,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不少飛機到了使用年限后需要退役。
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退役的飛機很少在國內處理,而是被拉到美國去拆解回收?中國這么大,技術也不差,為什么非得千里迢迢送到美國呢?
國內缺乏成熟的飛機拆解產業鏈和技術
飛機拆解,不只是單把飛機拆成零件,實際上是個技術含量很高的行當。美國在這方面可是“老司機”了,干了幾十年,經驗豐富得不得了。
尤其是在亞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沙漠地區,有個著名的“飛機墳場”,莫哈韋航空與航天港。
這些地方氣候干燥,特別適合存放和拆解飛機,不用擔心生銹。每年處理好幾百架退役飛機,從小型私人飛機到波音747這種大塊頭,都不在話下。
美國拆解飛機的流程已經很成熟了。他們有專門的設備,能把飛機拆得干干凈凈,還能把有價值的零件,比如發動機、起落架、航空電子設備,分門別類地回收再賣出去。
據統計,一架波音737拆解后,能回收的價值高達幾百萬美元。光是發動機,就能占到整架飛機價值的60%以上。
美國人還建了一整套產業鏈,從拆解到零件再銷售,環環相扣,效率高效。
反過來看中國,飛機拆解這行當起步晚。雖然近幾年航空業發展快,但拆解這塊還沒跟上節奏。
到2023年為止,國內能干這活的企業屈指可數,而且大多只能處理小型飛機或者軍用飛機。像波音747、空客A380這種大家伙,國內壓根沒幾家企業有能力接手。
比如2022年,南航退役的一架A380就被送到了美國莫哈韋沙漠拆解。因為國內壓根沒地方能處理這么大的飛機。
技術上也有差距。
飛機拆解不是簡單地把飛機砸爛,得保證零件不被破壞,還得符合環保要求。美國有專業團隊和設備,能把發動機拆下來修一修再賣出去,剩下的鋁合金也能回收熔煉。
而中國在這方面的人才和設備都缺口很大,很多企業連基本的拆解流程都搞不順,更別提高效回收了。
再說產業鏈,美國的飛機拆解市場已經很成熟了,拆下來的零件能直接賣到全球市場,客戶包括航空公司、維修廠甚至是零件商。
而中國,即使拆了飛機,零件也沒地方賣。國際市場上,買家認的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或者歐洲航空安全局的認證,國內拆解的零件沒這認證,壓根賣不動。
國內市場又太小,消化不了這么多零件。結果就是,拆解這事在國內干了也沒啥回報,還不如直接拉到美國省事。
政策和法規的限制
飛機拆解,涉及環保、安全、航空管理一大堆問題。
美國在這方面有完整的法規,比如,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制定了詳細的拆解標準,從怎么拆到怎么處理廢料,都寫得清清楚楚。
環保方面,美國環保署也有嚴格要求,拆解時產生的廢油、廢液得妥善處理,不能污染環境。這些法規雖然嚴,但也給企業提供了清晰的指導,干活不出錯。
這種法規體系讓美國拆解企業既有技術優勢,又有法律保障,競爭力強得不行。
反觀中國,飛機拆解的法規還處在摸索階段。雖然中國民航局這幾年開始制定相關標準,但跟美國比起來,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比如,國內對拆解企業的資質要求很高,但具體怎么申請、需要什么條件,卻沒說清楚。很多想干這行的企業卡在審批關上,拿不到許可就沒法開工。
同樣,環保要求也是個大問題。飛機拆解會產生不少廢料,比如廢油、廢塑料,甚至還有危險化學品。
國外有成熟的處理辦法,國內的經驗不足。環保部門管得嚴,但又沒給出具體指導,企業干起來兩眼一抹黑。結果就是,許多公司寧可不碰這塊業務,也不愿意擔風險。
政策和法規這塊的短板,直接限制了國內飛機拆解的發展。沒法律支持,沒國際認可,退役飛機在國內拆解就成了“賠本買賣”。
經濟成本的考量
別看飛機拆解是個技術活,其實也是個錢的事。
美國在這塊有規模優勢,比如,莫哈韋航空與航天港這種地方,一年拆幾百架飛機,設備、人力都是現成的,分攤下來每架飛機的拆解成本低。
運輸成本雖然不低,但跟整體收益比起來不算什么。比如,把一架退役飛機從中國運到美國,費用大概在100萬到200萬美元之間。
但在美國拆解后,光是發動機的回收價值就能扣除掉這筆錢,剩下的全是賺的。
國內就完全不一樣了。飛機拆解需要大片空地,最好是干燥的地方,防止零件生銹。可中國適合干這活的地方不多,東部沿海太潮濕,西部雖然干,但基礎設施差,運輸成本又高。
結果就是,國內拆解企業得花大價錢租場地或者建廠,光這一項就吃掉不少利潤。
再說設備和人力,國內拆解企業規模小,設備得自己買,人得自己培訓,開支一點不比美國少。可干完活,零件還賣不出好價錢。
比如,一架退役的空客A320,國內拆解成本可能高達上百萬美元,但因為沒國際認證,零件賣不上價,最后可能還虧本。
經濟賬算下來,國內拆解不劃算,送到美國反而是更聰明的選擇。
結語
難道中國就一直得靠美國拆飛機嗎?其實也不一定。
隨著國內航空業越來越發達,政府也開始重視飛機拆解這塊。2023年,民航局就提出要加快建設飛機回收產業鏈,鼓勵企業研發新技術、建新設施。
已經有公司在試水了,未來沒準能干出點名堂。
但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定的。技術得慢慢積累,法規得一步步完善,市場也得慢慢養起來。
短期內,中國退役的飛機還是得往美國送,畢竟那效率高、收益好、省心又省力。不過長遠看,如果國內能把這塊產業搞起來,不僅能省下運輸費,還能自己賺這份錢,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這也不是啥丟人的事,畢竟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發展節奏。隨著中國航空業的進步,未來也能在家門口把退役飛機收拾得妥妥當當。
參考資料:
1、漲知識|退役飛機的N種去處 航空知識 2019-06-18
2、南航2架退休A380最終命運,即將被拆解出售 界面新聞 2022-03-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