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新聞,是中東那邊又一次“大家都不想打,但誰也不敢放下槍”的標準操作劇本
敘利亞國家通訊社那條通稿——“敘安全部隊與蘇韋達地方代表達成停火協議”——字眼極其小心,連“沖突”兩個字都不愿多提,生怕攪了水面下剛壓住的火。
但咱們說句實話,這不是停火,是誰先認慫的問題。
這次亂的是哪兒?蘇韋達,敘利亞南部,德魯茲人的地盤。你要知道,這片地方一直是個“擰巴角兒”:宗教少數派、政治上不站隊、軍事上又不完全空心。打了這么多年內戰,這塊地方居然還能相對獨立存在,不是因為有多強,是因為誰都懶得碰。
結果現在HTS來了——朱拉尼帶著10萬大軍往南推,像是突然想起這兒還有塊“白地”沒染紅。然后打了一通,敘政府軍急了,派兵圍了過去。局面一時像是要燒起來,結果就出這么個協議。
真相是:打不動了,談一下,拖一拖,看有沒有下家接盤。
停火協議怎么簽的沒人知道,誰主持、誰讓步、有沒有第三方撮合,全都沒公開。但從敘軍“準備進入蘇韋達市”這句配圖說明來看,顯然不全是“撤兵”或者“后退”,是想以和平的姿態重新踩點子。
換句話說,阿薩德政府在試探,看能不能靠“和平介入”重新把這片地拉回來。
不過這戲劇性就來了——德魯茲人根本不吃這一套。他們不愿完全投靠HTS,但也絕不會輕易接受大馬士革派來的官兵。地方武裝手上有槍,有地,還有民意,就差一紙獨立宣言了。
講到底,這協議不是為了什么“和解”,是為了解個燃眉之急。你打不動了、人家守得住了,就停一下,給彼此找個臺階。典型的中東式政治妥協:表面笑著簽協議,心里誰都攥著刀。
更值得玩味的是,這背后,土耳其、以色列、俄羅斯一個比一個沉得住氣。都看著這塊地方裂不裂,是不是能順勢扶個親信上臺,換點籌碼。你看,以色列這兩天又開始在戈蘭高地搞事,一邊空襲,一邊裝中立,不就是想看看誰最后成贏家,方便押注?
咱們早就說了,敘利亞戰局從來不是“打贏”或“打輸”的事,是誰能撐到最后一個階段,手里還能抓點什么能說話的資源——地盤、人口、口岸、油井、宗教標桿,全算數。
蘇韋達這事就像一枚試紙,測的是阿薩德政權的血糖——還能不能穩定供應,能不能讓地方服管,現在看來,血糖快見底了。
總結一句:別看簽了協議,該來的還會來,該亂的地方,一點都沒省事。這只是給局勢按了個暫停鍵,沒誰真按了“停止”。中東的事兒,從來都不是誰說了算,而是看誰能撐到最后不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