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籽——這抹粉紫如煙霞般的玉石,究竟是和田玉界的“紫霞仙子”,還是徒有其表的“花瓶”?
有人對它嗤之以鼻,也有人為它一擲千金,更有人傻傻分不清“桃花籽”與“桃花石”,稀里糊涂踩大坑。今日御府君就來掀開它的面紗,看它到底是顏值派,還是隱藏的實力派!
一、身份之謎:玉石“邊緣人”后來居上
玉友們都知道,透閃石就像是和田玉的“膠原蛋白”,讓玉肉細膩、油糯、柔韌;那么直閃石就是和田玉的“粗纖維”——剛硬、干澀,甚至有點“糙漢”氣質,會帶給玉肉顆粒感。
桃花籽原本是玉石“邊緣人”,曾經被歸類為直閃石玉,新國標后將其納入和田玉范疇,一炮而紅。
雖然桃花玉看起來粉嫩,但其實屬于紫羅蘭色調。和田玉中淺紅色本來就很罕見,每一件都是孤品,原籽克價更是輕松破萬,堪稱“籽料中的愛馬仕”。
二、爭議點:顏值高是高,內在到底行不行?
桃花籽粉中透紫,如春日桃花般明艷,是和田玉中獨一無二的“色標料”。
但至少90%的桃花籽不僅外在不行,內在更差。錳元素沁入料子致粉,本來玉質就很稀疏了,同時直閃石含量非常高導致石性很大,有類似“砂糖”的顆粒感,打燈呈現明顯“絮狀”或“纖維狀”結構。
這類籽品質差到本應該作為“垃圾籽”扔進魚缸,但卻僅僅因為顏色+能出具證書,商家漫天要價,買回去沒有任何收藏價值。
三、桃花籽與沙棗青
雖然桃花籽和沙棗青都是“直閃石同門”,也都在新國標“開大門”后成為和田玉新晉頂流。
但實際上沙棗青通常直閃石含量極低,通常<1%;玉質不僅很穩,而且很優秀:綿密、油滑,摸起來略有滯澀感,是界內公認的“籽料新貴”。
而桃花籽優質料極少,通常含直閃石量>90%,石性很大、結構粗,油性、細度、糯性比沙棗青差太遠,老玩家吐槽“有色無質”。部分料子易干澀起性,盤玩兩極分化。
沙棗青是“實力派”,桃花籽更像“偶像派”——愛它的人為顏色買單,理性的玩家則認為大多數料子配不上高價。
四、市場現狀:瘋狂與泡沫并存
目前桃花籽的價格非常瘋狂,只要能拿到和田玉證書就可以隨意開價。10克小籽賣20萬都是常規操作,玉友們覺得這是炒作還是真值這個價?
五、桃花籽與桃花石——美猴王與六耳獼猴!
桃花籽雖被稱為籽料,一是因為它的確是原生礦經河流搬運沖刷形成的次生礦;其次是因為和田玉行業的“籽料特權”帶來的溢價光環,蹭蹭籽料的高級感,玉友們不要真的以為它玉質堪比籽料了,否則羊脂玉會“哭暈在廁所”。
桃花石:其實是被稱為薔薇輝石的石英巖,石性非常重,大都會呈現半透明狀的晶體顆粒,世界各地隨處可見。
商家經常利用桃花石造假,甚至利用染色岫玉冒充桃花籽賺取暴利!成本20賣到6000,關鍵染色岫玉這種玩意兒對人體有毒!
“桃花”雖美,理性“采擷”!雖然桃花籽憑借浪漫明媚的色調成為和田玉中的“少女心收割機”,但人們對其高昂價格與玉質短板也爭議不斷。
如果玉友們為其顏值心動,務必認準證書,避開“桃花石”陷阱;如果要追求玉質,的確很難碰上油潤的桃花玉,而且價格實在不一般。
如果對顏色要求更寬泛,也可以換個玉“追求”嘛。畢竟,玩玉的真諦不在于追逐風口,而在于找到與自己共鳴的那份驚喜。
想了解和田玉的更多奧秘?立志成為老玩家但不想做“大冤種”?關注御府君,與你一起“玉”見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