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近期挖出了一顆埋在權力核心十余年的“釘子”——凱瑟琳·佩雷斯·沙克達姆,一名以法國記者身份活躍于德黑蘭高層的猶太裔女性。
暴露的伊朗女記者
表面上,她撰寫的反以色列文章被奉為伊朗官方宣傳的利器,甚至成為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官網的常駐作者;
暗地里,她卻編織著一張橫跨軍政兩界的情報網,僅靠“親密關系”就滲透了120多名伊朗高官。
當她的摩薩德間諜身份在2025年7月被徹底揭開時,伊朗安全體系最脆弱的裂縫也隨之暴露在世人面前。
完美人設:從猶太裔到“革命筆桿子”
伊朗高層宣誓畫面
沙克達姆的潛伏始于一場精密的身份重構。
出生于法國的猶太家庭,她卻在大學時期開啟“變身”之路:先嫁給也門籍丈夫,皈依遜尼派伊斯蘭教;離婚后高調反對猶太復國主義,再轉向伊朗主導的什葉派;
最終以研究中東政治的學者身份,帶著反以著作踏入伊朗。
這一連串身份切換絕非偶然。2017年進入伊朗后,她憑借犀利的文風迅速崛起。
當其他外國記者被嚴格審查時,她的文章卻登上伊朗國家媒體頭條,直通哈梅內伊的官方網站。
女間諜采訪伊朗高官
更讓德黑蘭放心的是,她多次采訪總統萊希、圣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等核心人物,甚至獲得與最高領袖私下暢談“解放耶路撒冷”的機會。
信任,成了她最好的偽裝。
120名高官與消失的核設施坐標
沙克達姆的手段遠比傳統間諜更致命。她避開電子竊密的風險,轉而利用兩個“低技術高回報”的途徑:
一是人脈磁場。伊朗議員卡瓦克比安揭露,她通過“特殊關系”綁定超過120名軍政高層,自由出入機密基地與官員私宅。
女間諜與伊朗官員合影
二是夫人社交圈。她頻繁參與高官妻子的沙龍聚會,閑聊中套取丈夫行程、住所安保等細節。
這些碎片信息經過摩薩德整合,化為精準打擊的坐標:
核科學家法克里扎德2020年被暗殺,行動依賴其住宅路線與警衛輪班表;
2025年6月,以軍空襲團滅伊朗三大軍事首腦(總參謀長巴蓋里、革命衛隊司令薩拉米等),靠的是實時藏身地情報;
同月,總統佩澤希齊揚主持的絕密安全會議,竟遭6枚導彈封堵出口,總統本人腿部骨折——若非緊急通道啟用,伊朗領導層或遭“一鍋端”。
總統佩澤希齊揚講話畫面
三年前預警為何石沉大海
沙克達姆的暴露其實早有征兆。2022年,前總統內賈德公開警告“間諜已滲透高層”,Telegram頻道同步點名她的摩薩德背景。
她當即刪除所有文章,卻借高層人脈網巧妙周旋。隨著內賈德下臺,調查不了了之。
這次“死里逃生”暴露伊朗三大頑疾:審查選擇失明:對“反以旗手”盲目信任,忽略其猶太背景與復雜履歷;
官僚包庇鏈:120名涉事高官為自保阻撓調查,變相庇護間諜;
安全機制僵化:過度關注電子監控,忽視人際滲透風險。
沙克達姆合影照
而當2025年7月伊朗終于收網時,沙克達姆早已人間蒸發。
安全部門審訊數十人毫無線索,推測她或已整容潛逃第三國。這份從容撤退,無疑是對伊朗反諜能力的最后嘲諷。
更大的陰影:第五縱隊與失守的德黑蘭
沙克達姆僅是冰山一角。她的落網源于伊朗對6月連續襲擊的徹查——當時以軍如入無人之境:
591枚導彈反擊以色列,本土卻遭200架戰機同步打擊100個目標;
十幾天內全國抓捕900多名摩薩德線人,揭示一張龐大情報網。
沙克達姆與他人合影照
更嚴峻的是滲透方式升級。摩薩德利用伊朗兩大漏洞:信仰工具化:招募改宗者利用宗教身份取信當局;
性別盲區:女性間諜被認為威脅低,反而接觸更多核心圈。
而伊朗的應對仍顯被動。當局緊急禁止官員用通訊軟件談公務,卻未觸動高層人事審查制度;總統要求徹查內鬼,但革命衛隊元老雷扎伊坦承:“滲透已從高層延伸至基層。”
沙克達姆的消失留下一道銳利的警示:當導彈能精準砸向總統會議室,當領袖身邊的撰稿人竟是敵國王牌間諜,伊朗的“堡壘”早已從內部被蛀空。
沙克達姆的消失留下一道銳利的警示
她的百人名單或許永遠成謎,但德黑蘭的每一條未愈合的裂縫,仍在為下一場暗涌輸送養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