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湛系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近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同日,《求是》發文《深刻認識和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市場對于“反內卷”政策思路下相關行業供需格局改善的關注度明顯提升。如何看待本輪“反內卷”政策?行情能否持續?特邀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解讀。
李湛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
1、近期,“反內卷”政策密集出臺,各行業紛紛發聲響應,一度成為股票與商品市場的交易熱點。如何看待本輪“反內卷”政策?
近期“反內卷”政策的密集出臺,標志著供給側改革進入新階段。與2016年主要針對傳統上游行業的行政化去產能不同,本輪政策更注重市場化與行業自律協同,覆蓋范圍擴展至光伏、新能源車等新興領域,且更強調供需動態平衡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政策工具上,除產量調控外,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10月實施)為治理低價傾銷提供法律依據,地方政府行為規范(如招商引資尺度統一)也被納入“五統一、一開放”框架。這種差異化策略(國央企主導行業側重行政指導,民企主導行業推動自律)反映了政策靈活性與漸進性。
2、綜合治理‘內卷’行為,對于當前中國經濟和中國資本市場有哪些重大意義?
綜合治理“內卷”對中國經濟與資本市場意義深遠。經濟層面,通過糾正低價無序競爭和產能過剩,可避免“劣幣驅逐良幣”,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例如汽車行業統一供應商賬期至60天、光伏玻璃集體減產30%,已初步緩解產業鏈資金壓力和惡性價格戰。市場層面,政策加速行業出清與集中度提升,如鋼鐵區域整合、水泥錯峰生產,直接改善企業盈利預期,驅動估值修復。此外,統一大市場建設破除地方保護,有望降低跨區域交易成本,激發內需潛力。
3、隨著近期國內政策面持續聚焦“反內卷”,鋼鐵、煤炭、光伏等板塊也隨之發酵。“反內卷”行情能否持續?
“反內卷”行情短期具備支撐,但持續性依賴需求端配合。政策驅動的供給收縮已引發市場反應:不銹鋼期貨單日漲1.08%,光伏玻璃期貨漲5%。鋼鐵、煤炭板塊因產能壓降和庫存周期觸底,盈利彈性較高;光伏技術龍頭依托出海與迭代優勢,反彈動能較強。然而,終端需求疲軟仍是隱憂,如不銹鋼“投機需求拉動現貨跟漲乏力”,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效能遞減。若外需進一步承壓(如美國加征關稅落地),或削弱供給側努力。
4、“反內卷”政策指引下,哪些行業有望受益?哪些行業或產業鏈有望迎來競爭格局改善?
受益行業可聚焦三類機會:
·供需優化型:鋼鐵(區域整合+東南亞訂單)、水泥(長三角錯峰提價);
·技術壁壘型:光伏、鋰電;
·成本護城河型:生豬養殖。
同時,需警惕無實際減產的小企業炒作,及地產鏈拖累的水泥需求風險。政策與基本面共振下,具備真實產能出清和技術升級的行業或開啟中期反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