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人民日報發文——
熱情幫助游客與尊重普通勞動者,不應有內外之別
對于這件事,乍聽令人感動,再想令人尷尬,三思之后發現,是好心惹出了麻煩。
據悉,要求找遺忘在列車垃圾袋里手表的是外地一游客,打了12345熱線求助。
用普通思維想一下,遇到求助了,安排解決不安排?當然要安排!
再來看,大同市城市管理局“接單”后,你說怎么辦?接到任務了然后說一堆理由棄之不理?那會讓人怎么看怎么評價?所以,必須得往下走!
再安排就到環衛工人這了,環衛工人怎么說,安排了任務不干?什么也別說,干就是了!
能夠找到,說明這個流程是正確且有效的,這需要肯定!
而且,失主當然高興,感動,人們乍聽也會伸出大拇指!
不過再一想,大熱天,兩個環衛工人4個小時8噸垃圾,只為找一個兒童手表,值嗎?
從經濟賬來算,一般的兒童手表幾百塊,花費的工錢也大抵這個數。這還不算其他隱形費用。
不過據悉這個手表是高檔的,一千多??墒悄転楹⒆踊ㄒ磺Ф噘I手表的應該也不會影響太大吧?
最關鍵,個人一個失誤,讓公共服務付出如此代價,這個能夠推廣嗎?
最后一點,本來事情發生了,而且都是好心,為何最后感覺都似乎變成了“指責”?
既“指責”那個打熱線的失主(不該過分要求),也“指責”大同安排任務的管理者(為此消耗公共資源,不尊重環衛工人),甚至還懷疑其中有其他問題(懷疑失主身份)。
其實,可能都是好心,為了社會能夠更好,可是感覺都“很壞”似的。
好好說,提出意見或建議,幫助改進和提高是對的,但是過度解讀和打擊我們就需要小心了。
大家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