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陸春芳、朱熙君報道:近日,蘇州一〇〇醫院接連收到兩面患者贈送的錦旗,分別來自兩位退役軍人患者及其戰友群體。鮮紅的錦旗上,“醫者仁心、大愛無疆”“關愛病患暖人心、醫德高尚醫術精”的燙金大字,不僅見證了醫院在腹股溝疝微創治療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危急重癥救治領域的技術實力,更彰顯了作為退役軍人及優撫對象醫療優待定點醫院的責任擔當和為軍服務的初心使命。
先進疝修術 老兵驚喜超預期
69歲的退役軍人劉先生,被右側腹股溝疝困擾多日,他輾轉多家醫院后選擇來到蘇州一〇〇醫院就診。接診的孫傳亮醫生詳細檢查后,為其制定了“局部麻醉下無張力腹股溝疝修補術”的治療方案。手術中,孫醫生精準植入人工疝氣網塞與補片,整個過程平穩順利。令劉先生驚喜的是,手術結束后他立刻就能下床活動,不僅能正常飲水進食,傷口也沒有明顯的疼痛感。
“以前聽人說做疝氣手術要全麻,術后得躺好幾天,沒想到現在技術這么先進!”劉先生對治療效果贊不絕口。據孫傳亮醫生介紹,這種局部麻醉手術相比傳統術式具有多項顯著優勢:麻醉環節無需進行腰麻椎管穿刺,避免了脊髓神經損傷風險;無需氣管插管全麻,減少了麻醉相關并發癥;手術不進入腹腔,無需建立人工氣腹,對腹腔臟器及心肺功能無干擾;采用無張力修補技術后,患者術后復發率顯著降低,且省去了腹腔鏡手術所需的高額耗材費用,真正實現了微創、安全、經濟的多重效益。康復后的劉先生特意定制錦旗送到醫院,感謝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
仁心血液科 患者感恩獲新生
與劉先生的治療經歷相比,退役軍人杜先生的求醫之路則充滿了波折。7個月前,杜先生因反復乏力在外院被確診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效果不佳,病情持續惡化。經戰友介紹,他抱著最后一絲希望來到蘇州一〇〇醫院血液科。入院時檢查顯示,其血紅蛋白僅為39g/L,血小板計數為7×10^9/L,隨時面臨嚴重出血與感染風險,情況十分危急。
由于前期治療效果不理想,杜先生入院時對治療已喪失信心,甚至拒絕配合進一步檢查。血液科專家吳天勤主任與管床醫生唐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們多次來到病床前與杜先生耐心溝通,詳細講解疾病特點與治療方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化解患者的思想顧慮。同時,醫護團隊緊急為其申請輸血支持,穩定生命體征,并根據病情制定了個體化化療方案。
在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杜先生逐漸重拾治療信心,開始配合治療。經過規范化療后,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目前第二次化療期間,血紅蛋白已穩定在60g/L左右,血小板計數也逐步回升。“是一〇〇醫院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杜先生激動地說。近日,89302部隊蘇州籍全體參戰老兵代表來到醫院,將一面錦旗送到血液科醫護人員手中,代表全體戰友向救治杜先生的醫療團隊表達由衷感謝。
蘇州一〇〇醫院始終堅持“姓軍為兵、服務百姓”的宗旨,在微創外科與血液系統疾病診療領域不斷突破技術瓶頸,以精湛醫術守護軍民健康。兩面錦旗不僅是對醫院診療水平的肯定,更是激勵全體醫護人員繼續提升服務質量的動力。未來,醫院將持續加強學科建設,用更先進的技術、更優質的服務回饋軍民信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