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場的硝煙依舊未散,西方軍援更是源源不斷。近日,1200萬發炮彈陸續抵達俄羅斯,這場持續了3年多之久的消耗戰,近期再次迎來升級,俄烏雙方的最新動作讓世界各國的神經緊繃。
就在俄朝在軍事上的合作不斷緊密之際,特朗普發出威脅要對俄征收100%關稅,特朗普的這招看似是施壓俄羅斯的,然而實際的矛頭直指我國,借著打壓俄羅斯貿易的名義給我國出難題,相當于給我國下了一條“禁令”,為什么會這么說呢?
據韓國媒體報道顯示,朝鮮近日向俄羅斯輸送了1200萬發152毫米炮彈。這批彈藥適配俄軍主流火炮,可直接投入前線壓制烏軍陣地。更關鍵的是,朝鮮原有大口徑炮彈庫存才不到2000萬發,此次援助相當于其總量的三分之二,堪稱“傾囊相助”。
隨后烏軍的情報部門就對此做出了評估,他們認為俄軍當前使用的炮彈中約50%來自朝鮮。這直接支撐俄軍在多個軍事要點等方向的突破,甚至形成炮兵火力12:1的懸殊對比,相當于是烏軍每發射1枚炮彈,俄軍可還擊12發。
除彈藥外,朝鮮方面已派遣1.3萬名軍人協助俄軍作戰,這其中就包含工兵和排雷部隊,并計劃增派5000名建筑工人參與庫爾斯克重建。這種“又出彈藥又出人力”的打包支援,使俄羅斯在消耗戰中重獲主動權。
眼看美俄在俄烏停火問題上陷入僵局,俄方此時又加強了軍事部署,還迎來了朝方的支援,這讓特朗普十分不滿。
于是在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北約秘書長時宣布:
什么意思?這意味著中國、印度等主要買家如果再購買的話,就要多掏錢,相應的貿易也面臨直接沖擊,說白了,美國就是不允許中國和俄羅斯合作做生意,尤其是購買俄方的石油。
面對美國無理的“禁令”要求,我國態度一向十分明確,那就是自主選擇能源合作不受外部的干擾!美國沒有資格干涉我國對外正常的貿易合作。
關稅戰無贏家,霸權脅迫注定失敗面對美方制裁威脅,中國外交部斬釘截鐵回應:關稅戰沒有贏家,脅迫施壓解決不了問題!中方強調中俄正常能源合作“合情合理,無可指責”,并警告美國“長臂管轄”將擾亂全球供應鏈。
數據顯示,去年俄原油占中國進口總量18%,管道天然氣占比超30%。如果美國的制裁落地,我國的能源安全與全球油價穩定將受一定的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為了配合經濟施壓,特朗普政府計劃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進攻性武器,包括可能打擊俄境內縱深的遠程導彈,此舉打破此前美國不提供遠程攻擊武器的紅線。
面對美國再次揮起來的軍事威脅,俄方官員諷刺特朗普“應向基輔展示拳頭而非制裁莫斯科”。耐人尋味的是,俄股市在制裁消息后逆勢上漲2%,反映市場對美俄博弈的復雜預判。
特朗普妄想用關稅霸權裹挾全球,注定引火燒身!
因為他的經濟牌也同時打向了自己人,美國民眾為關稅買單!網友怒批:“所謂250億關稅收入,全是美國百姓的血汗錢!”歐盟斥責美關稅“不可接受”,擬對840億美元美國商品反制;印度加速推進盧比-盧布能源結算,美“次級制裁”淪為空炮。
中俄的能源貿易“去美元化”,中印占俄石油出口40%以上,加密貨幣結算體系削弱美元霸權;蘇梅戰場“請君入甕”:俄軍佯裝收縮防線,誘烏軍集結后發動殲滅戰,單日激戰97次!
中國的稀土反制是底氣,我國的稀土技術比較成熟,外交部明示,如果有國家將稀土用于武器,中國將斷供。如今歐洲覺醒,北約內訌加劇,德國總理默茨支持援烏武器“不限射程”,但拒絕對俄能源制裁,德國工業依賴俄天然氣,制裁等于自斷經脈。
馬克龍高調組建30國“志愿軍聯盟”,揚言停火后派兵5萬駐烏,遭俄方警告“視同宣戰”;
特朗普罵北約“過時”,逼盟友付“保護費”,歐洲加速推進戰略自主:“不能把命交給反復無常的美國!”
當德國官員施壓中國“減少進口俄氣逼俄停戰”時,王毅外長明確反問:“如果中國不從俄羅斯買,哪個國家能提供如此體量?”中俄能源合作本質是滿足中國原油進口需求,關乎2.8億輛汽車的能源安全。
面對特朗普的次級關稅威脅,中俄早已有所準備,計劃啟用人民幣結算機制,34%的石油貿易采用本幣交易。這不僅規避美元體系風險,更推動了石油人民幣在國際上的認可。
中國同步擴大與沙特、伊朗、阿聯酋的能源合作,即便美國攔截俄油船,中國仍有充足替代渠道。
俄烏局勢不斷緊張,歐洲國家們不想著如何促和實現停火,反而不斷添油加醋。此前英法已計劃組建5萬人聯軍在停火后入駐烏克蘭,西方首次直接派兵介入可能將沖突推向“準大國對抗”狀態。朝鮮軍援與北約軍援的同步加碼,使戰場日益淪為大國角力試驗場。
美國對俄的制裁,覆蓋了其航空、能源、金融等領域,但俄經濟通過“向東轉”韌性凸顯。中俄鎖定2000億美元能源合作協議,確保俄財政每年獲得穩定收入。
朝鮮援俄打破聯合國武器禁令卻未受實質懲罰,中國拒絕跟隨次級關稅彰顯戰略自主,美國頁巖油企業因油價下跌被迫裁員,各方都在承受博弈代價,但單極霸權式微已成定局。
朝鮮的炮彈、特朗普的關稅、中國的石油采購權,表面是俄烏沖突的延伸,實則是新秩序構建的磨合陣痛。當美國試圖用次級關稅切割中俄能源紐帶時,中國用多元化供應和本幣結算證明:能源安全不可妥協。
當美國等西方不斷對俄施壓時,朝俄以隱蔽的集裝箱運輸網突破制裁。這場博弈沒有魔法般的速勝方案,但中國堅持的勸和促談與自主合作原則,恰是為動蕩世界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