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 | 金角財經(ID:F-Jinjiao)
作者 | 溫穎穎
當五星級酒店都開始擺攤求生,“不務正業”的鼻祖亞朵卻反其道而行。
近日,亞朵發布公告,稱將大幅下調部分酒店用品和工程物資的采購價格,以此減輕加盟商的經營成本。表面看是“為加盟商減負”,但深層考慮,很可能是在為進一步“降房價”騰出空間。
來看一組數據:2025年一季度,亞朵的日均房價(ADR)為418元。這個價格什么水平?要知道,早在2019年,亞朵的日均房價就已達到429.5元,2023年更是沖高至464元。如今不僅比高點下調了10%,甚至不如5年前。
降價圖什么?當然是為了穩住入住率。
其實早在2024年,中國“酒店四巨頭”(錦江、華住、首旅、亞朵)就紛紛下場打起價格戰,效果也確實立竿見影:亞朵、首旅、錦江的入住率僅小幅下滑了0.4、0.6、0.9個百分點,華住甚至逆勢增長了0.2個百分點。對比整個行業2.5個百分點的普遍下跌,頭部玩家靠降價硬是穩住了基本盤。
令人唏噓的是,這家靠“賣枕頭”出圈的品牌,曾是“酒店+零售”模式的開創者,逼得高端酒店集團也紛紛效仿、下場擺攤。2016—2021年,亞朵開發了1665個SKU,覆蓋睡眠、香氛、個護、防曬等多個消費場景;2023年前后,伴隨睡眠經濟走熱,亞朵枕頭一度成為爆款。
但幾番探索,最終亞朵還是回到了最傳統、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降價。
為什么酒店折騰了這么久,最終發現還是降價最好使?
揮刀向供應鏈
近日,亞朵通過旗下公眾號“幾木里”發文表示,將大幅下調部分酒店用品和工程物資價格,以降低加盟商的經營成本。
從窗簾、墻紙等最高降價11.67%,到大堂里的“奉茶紙杯”降價51.8%、“懶人抹布”降價10.2%,再到梳子換更耐用的材質、牙刷刷毛從5排加到6排,酒店的里里外外,幾乎都是降本對象。連手提袋,都要從牛皮紙材質換成無紡布的。
今年上半年,亞朵已經下調了成人拖鞋、房卡套、手提袋等物資的價格,平均降幅達10%。3月份,其更在“合伙人讓利計劃”中向加盟商承諾,供應鏈物資售價不高于同級別友商。
亞朵大動干戈為加盟商“省錢”,是為了緩解房價下調帶來的利潤壓力。
2025年一季度,亞朵的歸母凈利潤已出現同比負增長,為-5.62%。而在2024年一季度,其歸母凈利潤還是處于同比增長1338.65%,即暴漲13倍的高位。
但亞朵仍在加速擴張步伐,以搶占更多市場“坑位”,應對價格戰引發的行業洗牌。截至2025年3月,其擁有1727家酒店,較2024年末凈增加108家。在2022-2024年,其酒店數量復合增速高達31.8%。在經濟下行時期進行大擴張,勢必會進一步影響盈利效率。
打了一年價格戰,亞朵傷敵一萬,卻也自損八千。
但價格戰還是要繼續打,因此下調供應鏈價格的更深層原因是,或許是,亞朵要安撫加盟商情緒,為后續的降價策略鋪路。
加盟商是亞朵的創收主力軍。目前,亞朵旗下有98.6%是加盟酒店,且該占比一直呈現上升的勢頭。2025年一季度,亞朵加盟管理酒店收入為10.32億元,占總營收的54%。另外,收取加盟費用是亞朵的主要利潤來源之一,上海證券研報在早前指出,加盟管理收入占亞朵總收入的6%-8%。
因此,加盟商們配合,降價策略才行得通。
枕頭還是靠不住
很多人知道,“網紅枕頭”是亞朵的另一標簽。
光是在2024年,亞朵就賣出了380萬只枕頭。截至目前,其核心產品“星球深睡枕PRO系列”累計銷量已超600萬只。而且枕頭的溢價空間更大,2021-2024年,亞朵零售業務的毛利率從37%持續上漲至超50%,2024年零售業務GMV接近26億元。
那么,亞朵為何仍執著于酒店價格戰,而非徹底轉型零售業?
一部分原因是,亞朵的零售業雖然營收高,但利潤卻一般。
據國信證券,扣除銷售和營銷費后,其零售業績的經營利潤率僅在11%-13%之間——而且,這似乎已是調整后的結果。之前在業績發布會上,亞朵管理層曾表示,2024年零售業務經營利潤率提升至雙位數。
問題就出在營銷費用上。2025年一季度,亞朵營收同比增長接近30%,零售業務成本、銷售與營銷費分別同比上漲63.7%、61.9%——均高于總營收的增速。意味著,高GMV的表象,是用燒錢式營銷換來的,零售業務遠未到成為“現金奶牛”的程度。甚至,出現了反噬公司盈利能力的現象,2025年一季度,亞朵的股東凈利率為12.75%,同比下降4.76個百分點。
另有數據顯示,亞朵的枕頭類產品占零售收入的42%,高度依賴單一爆款,長久來看,存在爆款生命力式微的風險。財報顯示,亞朵的存貨規模從2023年的11.9億元,增至2024年的16.74億元,同比增長了40.6%。這或許映射出,亞朵的銷售能力逐漸跟不上預期。
亞朵管理層對零售業務的預期也變得保守。盡管在2024年,其零售業務收入同比增長高達126.2%,但管理層預計2025年增速為35%,似乎間接驗證了市場對于零售業務高增長持續性的爭論。
浦銀國際證券曾在今年3月預測,2025年,亞朵在零售業務擴張的情況下,仍將保持一定的營銷費用投入,也將對整體利潤率帶來一定的拖累。
亞朵要自救,最終還是要將精力,放回到主業務——酒店經營上。
單身人越多,酒店越難過
另一個疑問是,在“情緒價值”“差異化服務”被頻繁討論的當下,為什么亞朵的酒店業務,還是要靠降價才能自救?
亞朵確實曾靠“第四空間”策略,獲得更高的溢價能力。
在社交媒體上,亞朵被網友稱為“中產迪士尼”“酒店界阿那亞”,因為酒店里不止有客房,還有開放式圖書館、本土小眾藝術館和24小時健身房。在亞朵,你能得到無微不至的關心,凌晨2點仍有免費夜宵和醒酒飲料、如果趕行程可以讓店員幫忙打包好早餐……
曾有網友在微博上,感慨亞朵的服務質量之高。凌晨一點左右,這名網友發現洗衣房里還有工作人員在忙碌,后者得知網友隔天6點半就要離店后,表示會幫他洗好并烘干衣服,并提前掛在他的房間門口。
但下方評論區里,更多被提及的卻是“價格”:“出差住宿標準已經住不上亞朵了”“價格快趕上五星級酒店了”“亞朵降本增效后,才偶爾住得起”。
消費者支付服務溢價的意愿,與經濟環境掛鉤。
在經濟上行期,人們對附加服務與情緒需求更為多元化。而在經濟下行期,基于憂患意識,人們會主動減少消費預算,有錢也不敢花。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中國個人儲蓄存款余額達到128.9萬億元,相比2023年增長8.2%。但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居民消費力指數報告》指出,2024年末至2025年初,我國居民消費意愿指數連續3個季度下滑,降至近5年來的低點。
酒店市場也出現同樣的現象。2024年,中國差旅市場整體預算大幅下滑5%-30%;超6成企業選擇砍掉一部分出差開支,有的甚至砍掉3成以上。
縮減住宿預算的同時,人們也相應下調了對附加服務的預期,把需求更多集中在核心功能上。社交媒體上,網友常用《來亞朵必做的X件事》等標題來夸贊亞朵的服務,但具體內容,不外乎于“使用自助健身房”“使用洗衣房”“享受早餐”“免費領頸貼、香薰等睡眠錦囊”“夜宵時間去吃粥”等等。
可看出,多數人對酒店服務的需求,其實是有限且同質化的。消費預算收縮后,人們就更不愿意為“原本就用不上的附加服務”支付溢價了。相關報道顯示,近兩年,有大量的酒店取消了行政酒廊、24小時管家、夜床服務巧克力等高端化服務。
另一方面,單身出游的人群正在增加,單身旅游已從邊緣需求躍升為獨立賽道。文旅部發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中,也提到“培育單身旅游消費新場景”。
家庭出游群體與單身出游人士,對酒店服務的需求有所區別。攜程發布的《酒店親子房白皮書》顯示,家庭出游群體更看重公共空間和親子化活動設施,比如兒童早餐、玩樂設施,包括兒童加早餐價格及要求等服務。同時,家庭出游群體對酒店價格的關注較弱。
單身出游人士的關注點,則更多集中在酒店的睡眠舒適度、空間安全性、便捷性方面,對公共空間和文化屬性服務的需求較低。
伴隨單身出游經濟進一步發展,或將讓酒店附加服務在市場中的吸引力進一步式微。
市場整體附加服務需求有限,決定了亞朵溢價空間的高度。亞朵嘗試過多種轉型方法、帶動起數次“網紅風潮”,最終為了維持市場份額,還是要跳進價格戰、進入“以價換量”的循環。
亞朵的困境,是整個中國酒店行業的縮影。
近年來,不少酒店開始效仿亞朵“跨界求生”。天津的麗思卡爾頓端著漢堡上街擺攤,瑞吉酒店把松餅咖啡車開進上海小區,北京國貿大酒店甚至上線了外賣平臺……一時間,跨界成了酒店圈的集體自救動作。
但從酒店的核心收益角度看,跨界帶來的經濟回報其實杯水車薪。據媒體調查報道,有的酒店一天的“擺攤”流水可達3萬元,比如鄭州某五星酒店一天能賣出3萬元的盒飯和鹵味,也有酒店的“擺攤”日均營業額僅1000-2000元。即便以日銷3萬元的“天花板”業績計算,要盤活上百間客房規模的酒店,仍難度不小,或許連成本都覆蓋不了。
與此同時,在社交平臺上,類型“擺地攤等行為,稀釋了酒店品牌力”的質疑聲也開始浮現,跨界的副作用,開始反噬主業。
但站在酒店的角度,前路全是無奈。在消費趨于理性、旅游與差旅需求承壓的大環境下,除了降價,似乎真的沒有更有效的解決辦法。
那些看似花哨的“副業”,終究還是擋不住房價回調的現實。
參考資料:
酒店觀察網《當五星酒店走上街頭:中國高端酒店的尊嚴與焦慮》
智通財經《亞朵集團(ATAT.US)估值隱患:業績拐點下的基本面擔憂》
深藍財經《大幅降價,亞朵急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