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百億遺產(chǎn)引發(fā)的家族血戰(zhàn),讓宗馥莉嘗到了什么叫“眾叛親離”。
如果說三個同父異母的弟妹將她告上法庭,還不是最令她心痛的,那么自己親叔叔宗澤后的一番話,可謂是最鋒利的刀子了。
這位宗慶后的胞弟不僅沒有站在侄女這邊,反而公開力挺杜建英一方,對著媒體直言侄女太自私。
更耐人尋味的是,宗澤后與杜建英家族在美國生意往來密切,這番“大義滅親”的背后,究竟是出于公道,還是利益使然?
一切始于一筆家庭信托,早在2003年,宗慶后就悄悄為三位非婚生子女設立了這只基金,計劃注入21億美元,每人7億。
這三個孩子,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幾乎是娃哈哈帝國里隱形的存在,與其說是隱形,倒不如說人人避之不談。
他們的母親杜建英是娃哈哈的元老,甚至曾是宗馥莉在美國的監(jiān)護人,后來在國內(nèi)長期擔任總經(jīng)理辦公室主任,手握二把手的實權(quán)。
傳聞她與宗慶后在美國育有子女,孩子們也入了宗氏族譜,這層復雜的關(guān)系,早已為日后的風暴埋下引信。
宗慶后計劃用娃哈哈的分紅慢慢填滿這筆信托,但他走得突然,賬上還差3億美元。
宗馥莉接手后,不僅沒繼續(xù)注資,反而從中提走110萬美元,這一舉動,徹底點燃了導火索。
弟妹們一紙訴狀告到香港,要求凍結(jié)宗馥莉18億美元資產(chǎn),討要那份未完成的承諾。
家丑還沒捂熱,宗馥莉的親叔叔宗澤后就跳了出來,對著媒體炮轟侄女,表示宗馥莉的胸懷不夠大,不夠厚道。
他語氣嚴厲,以一個長輩的身份表示宗馥莉從小就很自私,六親不認。
而且他還認為,既然繼承了父親的一切,就該善待弟妹,哪怕父親沒留遺產(chǎn),她也有責任照拂,更何況父親早有安排。
這番“大義滅親”的言論,像一把尖刀插進家族心臟,輿論瞬間嘩然,至少對于宗馥莉而言,這絕對是最痛的“背刺”。
很多人都認為,宗老去世之后,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宗馥莉的母親就是她的叔叔最了解她了,其他人說到底也都只是局外人而已。
如果說自己的親叔叔都這樣評價自己,那么宗馥莉是不是真的像宗澤后所說的那樣,是一個不厚道的人呢?
但人們很快發(fā)現(xiàn),宗澤后與杜建英家族生意往來密切,他自己在美國的業(yè)務,也與這幾位美籍侄子侄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這番“背刺”,究竟是替天行道,還是另有所圖?
這場官司像剝洋蔥,一層層揭開了娃哈哈更深的秘密,這個被我們當成民族驕傲的“家業(yè)”,其第一大股東,竟是持股46%的杭州國資。
面對宗家內(nèi)斗,這位“大股東”為何異常沉默?這得從娃哈哈那段“戴紅帽子”的歷史說起,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民企為求生存,掛靠在國有或集體名下是常態(tài)。
宗慶后一直說娃哈哈是白手起家,沒拿國家一分錢,但歷史檔案顯示,其前身曾獲得地方教育部門的貸款、廠房和政策扶持。
更關(guān)鍵的是,2000年國企改制,那筆價值不菲的國有股權(quán),竟沒有收到轉(zhuǎn)讓款,而是“暫放”娃哈哈集團支配。
此后二十多年,杭州國資幾乎沒從娃哈哈拿到過分紅,累計放棄的紅利近幾十個億,那么這筆錢去哪了呢?
答案很顯然,一個平行于娃哈哈集團的“娃哈哈系”帝國,早已悄然建立,而宗慶后堪稱資本運作的高手。
他用“娃哈哈”這塊金字招牌,在全國成立了上百家工廠和公司,但這些公司絕大多數(shù)都裝在他私人的投資平臺里,與持股的杭州國資毫無關(guān)系。
這就好比國資守著一座金山,手里卻只有一個空碗,有數(shù)據(jù)顯示,直到2022年,國資控股的娃哈哈集團,資產(chǎn)僅占整個“娃哈哈系”的15%,營收更是只占不到3%。
而這些利潤可不會憑空消失,都被完美地騰挪到了體外,如今的宗馥莉也是正在復制父親的模式,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她以自己的“宏勝集團”為核心,加速構(gòu)建自己的獨立王國,娃哈哈全國過半的生產(chǎn)基地,都掛在宏勝系名下。
她大刀闊斧地“停舊建新”,關(guān)停了杜建英曾負責的多條生產(chǎn)線,又將員工合同轉(zhuǎn)簽到宏勝,甚至扣發(fā)年終獎,引得老員工相當不滿。
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今麥郎代工”風波,就被外界解讀為她利潤轉(zhuǎn)移的又一杰作。
只要最終的銷售和定價權(quán)握在宏勝手里,利潤就能被穩(wěn)穩(wěn)截留,她甚至計劃推出宏勝的自有品牌,徹底單飛的野心昭然若揭。
宗慶后用個人威望和高超手腕建立的“體外循環(huán)”模式,在他離場后,制度真空的風險徹底暴露。
宗馥莉曾多次想把“娃哈哈”這塊最值錢的商標轉(zhuǎn)到自己公司名下,不過最終也都沒有成功。
她的叔叔宗澤后說,娃哈哈正面臨“產(chǎn)品、渠道、人員”三大老化問題,宗馥莉雖有心改革,卻不得要領。
他甚至放話,如果國資能收購宗馥莉的股份,他愿意出場為娃哈哈振興出一份力,這話聽著,味道可就太復雜了。
公眾的看法也徹底撕裂,有人開始擔心,照這么折騰下去娃哈哈這塊牌子早晚要完,不如讓國資直接管。
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即便是宗慶后這個級別的人物,走后依然是留下了一大爛攤子,那么在宗家人的嚴重,宗馥莉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在宗澤后的記憶里,侄女從小就是這樣,從他口中說出來的那種自私,不是后天養(yǎng)成的,而是骨子里帶來的。
他想不明白,宗慶后留下那么大一份家業(yè),女兒為什么還要對同父異母的弟妹“趕盡殺絕”。
此前宗馥莉傳出辭職消息那天,宗澤后在朋友圈發(fā)了條動態(tài),只有四個字:“是件好事”。
在他看來,侄女接班娃哈哈最大的問題,不是不懂經(jīng)營,而是不懂做人,她一門心思想著怎么擴大規(guī)模,怎么賺更多錢,怎么改變現(xiàn)狀。
至于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這三個同父異母的弟妹,用一紙訴狀表達了他們的態(tài)度。
在香港法庭提交的文件里,他們要求的不僅是21億美元的信托權(quán)益,更要求法庭下令禁止宗馥莉處置匯豐銀行賬戶里的資產(chǎn)。
這三個人眼中的姐姐,在父親去世后迅速接管了一切,沒有給弟妹們留下任何商量的余地,原本以為父親生前的承諾會得到兌現(xiàn),沒想到等來的卻是姐姐的鐵腕手段。
而娃哈哈內(nèi)部的老員工們,對宗馥莉的評價則呈現(xiàn)出兩極分化,支持她的人說,這個女人不容易。
這些人認為,宗老去世后,她一個人扛著這么大的公司,面對各方勢力的覬覦,不強勢一點,家產(chǎn)早就被瓜分干凈了。
反對她的人則認為,她太激進了,關(guān)生產(chǎn)線、轉(zhuǎn)移合同、調(diào)整人事,一系列動作下來,弄得人心惶惶。
有老員工私下抱怨,照這樣折騰下去,娃哈哈這艘大船遲早要翻,他們懷念宗慶后在世時的穩(wěn)定,雖然保守,但至少讓人踏實。
或許在他們眼里,宗馥莉或許不是最完美的接班人,但在當下的局面里,她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宗馥莉的母親施幼珍,始終沒有公開發(fā)表過任何評論,作為最了解女兒的人,她的沉默比任何言語都更有分量。
或許,這就是宗馥莉的宿命,作為中國最大飲料帝國的繼承人,她注定要在權(quán)力與親情、利益與道義之間做出選擇。
而她的選擇,不僅決定了自己的命運,也決定了整個家族的未來,每個人的心中,或許都有一個對于宗馥莉的印象吧。
宗慶后沒能理順的家事,成了女兒最沉重的枷鎖,一邊是父親的遺愿和弟妹的訴訟,一邊是公司的元老和暗流涌動的權(quán)力斗爭。
這場官司的輸贏或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當家族的遮羞布被扯下,當企業(yè)的控制權(quán)變得模糊,娃哈哈這艘商業(yè)巨輪還能否找到新的航向?
這盤棋的最終走向,或許才是娃哈哈真正主人的答案,那么你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