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全部內容均有確切信息來源,具體出處見文末
“簡直顏面掃地!”
7月14日,法國年度國慶閱兵儀式在巴黎隆重舉行,據悉,本次閱兵意在對外宣示:法軍具備隨時投入戰斗的能力,整個閱兵流程圍繞展示一支“備戰狀態”的武裝力量展開。
法國國慶日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當天的閱兵過程中,騎兵部隊連續發生兩起“戰馬失控”事件,馬克龍臉上的尷尬與無奈幾乎穿透屏幕清晰可見。
那么此次閱兵事故暴露出法軍哪些深層次問題?軍隊多維度的衰退是否將削弱法國在全球舞臺的話語權?
法國舉行國慶閱兵儀式
直播翻車
閱兵當日,騎兵方陣沿香榭麗舍大道穩步前進,步伐一致,軍容整齊,陽光下,騎士的制服與馬匹的步伐交相輝映,現場氣氛莊嚴肅穆。
然而當隊伍行進至大道中段時,一匹戰馬突然躁動不安,先是頻繁踩踏地面,隨后猛然抬起前蹄,將背上的騎手甩落馬背。
真·人仰馬翻
被摔下的騎兵迅速站起,整理裝備后重新歸隊,但這一幕已被現場觀眾和轉播鏡頭完整記錄,人群中隨即爆發出陣陣笑聲。
尚未完全恢復秩序之際,另一匹戰馬也突發異常,脫離編隊在方陣中橫沖直撞,其他騎兵試圖控制局勢,但因馬匹失控導致隊列一時難以恢復整齊。
馬匹摔倒后直接破壞了整個陣型
兩次意外打破了閱兵應有的莊嚴氛圍,直播鏡頭無法剪輯規避,全球觀眾共同目睹了法國國家形象的“社死時刻”。
法國國防部當天緊急發布聲明:“無人受傷,已啟動內部調查”,不過熟悉法軍運作機制的人都清楚,這種“啟動程序”往往意味著漫長的等待過程。
這場號稱展現“作戰可信度”的閱兵,出動超過7000名士兵、200匹戰馬、百余架戰機,卻在最基礎的騎兵環節上大失體面。
歷史輪回,法式閱兵已成翻車專業戶
類似場景并非首次出現在法國國慶閱兵中,近年來,此類狀況頻發,逐漸消解了閱兵的莊嚴感。
英國媒體路透社第一時間趕來嘲諷,馬克龍面露尷尬
2018年國慶閱兵堪稱“災難日”:憲兵摩托編隊在總統面前迎頭相撞,半小時后空軍戰機噴射國旗彩煙時順序出錯,紅白藍三色竟組合成“俄羅斯國旗”。
2021年同樣上演“高能場面”:軍樂團指揮表演時不慎將指揮棒甩出,慌亂中徒手接住;騎兵隊戰馬相互踢打,騎手險些墜馬,隊形混亂如麻。
手忙腳亂去接指揮棒
這些事件接連出現,暴露出閱兵組織與訓練中的明顯短板,原本象征國家力量的儀式逐漸演變為外界眼中的“問題集中營”。
預算削減,戰馬失控背后的訓練困境
表面是動物失控,實則是過去五年騎兵訓練經費縮水37%的后果。2010年代,法國軍馬每年需完成120小時應激訓練,如今僅保留60小時。
馬匹缺乏充分適應能力,在嘈雜閱兵環境中極易受驚,裝備維護亦捉襟見肘。2024年法國國防預算為430億歐元,其中僅35%用于裝備保養與人員培訓,遠低于美、德等國水平。
老舊的馬具、壓縮的訓練周期、經驗尚淺的新兵,每一個環節都潛藏著事故隱患。更嚴峻的是兵源短缺問題——2024年法軍新兵招募量同比下降18%,創十年最低紀錄。
18至25歲青年中僅有12%愿意參軍,不到2010年的一半,軍中崗位長期空缺,許多年輕騎兵剛完成基本訓練就被推上閱兵場。
帝國黃昏,法軍遭遇系統性疲軟
閱兵馬蹄踏碎的不只是當天的隊列,更是揭開了法國軍隊系統性衰退的蓋子。近年來,法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軍事影響力持續下滑,特別是在非洲地區的存在感顯著減弱。
昔日,法國在非洲被視為關鍵軍事力量,擁有廣泛的駐軍網絡。最鼎盛時期,近90個軍事基地分布在多個非洲國家,部署約6萬名士兵。
而今,馬里、尼日爾、布基納法索相繼下達驅逐令,法國在非洲的軍事據點僅剩加蓬、吉布提等少數地區,駐軍人數大幅減少。
撤軍原因復雜多樣。法國以反恐名義長期駐軍非洲,成效卻不盡人意,部分行動未能有效遏制恐怖活動,反而引發當地民眾強烈反感。
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2021年馬里空襲誤炸婚禮,造成20余名平民死亡,徹底摧毀了法國“非洲憲兵”的正面形象。
海上力量亦遭受重創。2025年初,“戴高樂”號航母前往印太地區進行武力展示,卻被中國海軍055型驅逐艦提前封鎖航線,該艦隊攜帶“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迫使法軍改道新加坡。
內部管理危機同樣觸目驚心:年初“戴高樂”號一名軍士長神秘失蹤,軍方隨即展開搜查,但僅一天后即宣布該士兵可能落水身亡,搜救行動隨之終止。
自2022年以來已有17名現役軍人自殺或失聯,2023年國會報告揭露軍官在海外濫用資金、隱瞞傷亡數據等問題。
豪擲千億,馬克龍的強軍賭局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就在閱兵前一天,馬克龍剛剛宣布將在2027年前將軍費提升至640億歐元,較2017年實現翻倍增長。
歐洲新聞網報道截圖
但這筆巨額資金似乎并未真正用于提升戰斗力:法國審計院報告顯示,陸軍主戰坦克完好率僅為58%,空軍可隨時起飛的戰機不足總數一半,甚至連總統專機都因保養不善兩次取消飛行任務。
今年閱兵為了體現“強大陣容”,法軍甚至從陸軍博物館借調了兩輛二戰時期的坦克充場面,被網友調侃“連家底都被掏空了”。
這種“預算擴張但戰力萎縮”的矛盾,本質上反映了法國戰略抱負與現實能力之間的嚴重脫節。法國意圖維持“歐洲軍事領導國”地位,派遣軍艦赴南海“自由航行”,卻連騎兵訓練經費都要削減。
當馬克龍在閱兵晚宴上稱“這是自由精神的體現”時,有網友犀利評論:“或許馬比人更懂得何為真正的自由。”
信源:澎湃新聞2025—07—15——法國將進一步提高國防預算,翻倍軍費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環球網2025年07月14日——接連發生“馬匹失控”事故,法國國慶節閱兵式出現尷尬一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