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GGII預計,至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20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約占50億美元。高盛的預測更為積極,指出到2035年,該市場規?;蜻_1540億美元。
2023年末,我國把人形機器人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緊接著工信部在《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中提出,2025年要構建起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
人形機器人是具備現實意義的顛覆性產品,有望開啟下一個十年產業大周期?;厥?1世紀,人類數次以顛覆性技術的極致,給世界以仰望的震撼,智能手機、新能源車都是人類直面嚴峻現實后的堅定回答。
基于此,今天咱們就來盤點極具爆發力4家核心公司,供大家參考研究!
麥迪科技:提供臨床醫療管理信息系統(CIS)系列應用軟件和臨床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麥迪科技與優必選合作成立子公司,共同推動人形服務機器人在醫療康養領域的應用落地及產業發展。2025年中報歸母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長132.75%~135.37%,醫療機器人業務貢獻營收占比提升至18%。中國康復醫療機器人滲透率不足1%,未來市場空間巨大,麥迪科技有望占據先機。
綠的諧波:國內諧波減速器絕對龍頭,產品適配特斯拉Optimus、優必選Walker等頭部機型。單臺人形機器人需6-8臺減速器,市場需求巨大。高功率密度旋轉關節技術打破國際壟斷,2024年出貨量達150萬臺,市占率超40%。已進入特斯拉供應鏈,2025年產能規劃300萬臺,適配人形機器人輕量化需求。
五洲新春:高精密軸承、滾珠絲杠等機械傳動部件。國內極少數掌握行星滾柱絲杠量產技術的企業,產品導程精度達±2μm。人形機器人單機需搭載14根絲杠,價值占比超整機成本25%,公司已通過特斯拉供應鏈認證測試,切入Optimus直線關節核心賽道。
匯川技術:低壓變頻器、伺服系統。在機器人運動控制核心部件領域國內領先,全球少數實現伺服系統+控制器+編碼器全自研的企業。2024年上半年伺服系統市占率達28%,居國產伺服第一,機器人關節控制器市場份額超40%。
整理不易,感謝點贊、關注,祝大家好運連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