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嬰兒夜醒,我寫過很多文章和大家分析過原理和各種方法,今天聊一點細節的東西,實際生活中,可能會有一些因素在造成寶寶夜醒,而我們往往容易忽略。
因素1:入睡時的溫度
熱了、出汗了,自然就會睡不好,睡不著或者中途醒來哭。
小嬰兒比大人更怕熱,這個理念經過不斷強調,大家已經比較熟悉了,今天關于溫度,我們再強調一個更具體的:小嬰兒在入睡時會很熱很熱!
首先,因為新陳代謝比大人快很多,而且剛入睡時來不及“剎車”,嬰兒很容易在剛入睡時大量出汗。
其次,小嬰兒在睡前往往都經歷過“洗澡——吃奶——抱在懷里哄睡”的過程,這是一個大量吸取熱量的過程,就更會造成寶寶發熱。
最后,小嬰兒對體溫的調節能力很弱,這種時候就更難緩解發熱帶來的不適。
怎么做?
1、小嬰兒剛入睡時,需要舒適的室溫,該開空調就開,如果覺得室溫不足以通宵開空調,可以等寶寶睡著以后一段時間,再關掉空調。
2、剛入睡時不用穿蓋過多,等待1個小時左右,再給寶寶蓋被子
3、給寶寶穿蓋吸汗、柔和的衣物被褥,避免不適
因素2:平時睡覺時的光照、聲音習慣
為了照顧小嬰兒,很多家庭都會有留小夜燈的習慣,同樣的,為了讓寶寶睡得好一點,很多家長又會在白天小睡時拉上窗簾,家里保持靜音……殊不知這樣做,其實不利于寶寶睡得好。
因為寶寶需要學會白天和黑夜的區別——白天是小睡,解乏了就要醒來,夜間需要長時間睡覺,即便醒了也要繼續睡——這些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小嬰兒可不懂呢,特別是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他在媽媽肚子里可是沒有白天黑夜的區別的,怎么又會明白小睡和整覺的關系呢?
所以,如果寶寶對白天黑夜沒有特別好的分辨能力,就有可能在夜里一個長覺之后,覺得睡飽啦,睡醒啦,可以起來玩啦……
如何給寶寶建立對白天黑夜的認識呢:
1、白天小睡時不需要避光,保持陽光不直射、不刺眼即可,拉上紗簾就行,不要讓室內昏暗如黑夜
2、白天小睡時不要靜音,保持正常的走路、說話、做家務的聲音,讓寶寶感覺到家人在活動(如果家里確實沒啥聲音,可以給寶寶放溫柔的音樂)
3、夜間睡眠時使用遮光窗簾,關閉一切燈源(包括爸媽手機屏幕光線和小夜燈!)如果覺得看不見照顧寶寶不方便,可以使用帶遙控或感應功能的小夜燈,一樣便宜,但更方便更靈活。
4、夜間寶寶睡眠時保持靜音。
5、夜間寶寶醒來時不陪玩、不開燈,堅持哄睡。
因素3:夜間的聲音
我們之前科普過,嬰兒的睡眠是以45分鐘左右為一個周期的,在周期和周期的交替之時就很容易因為外界的因素而徹底醒來,那么夜間其實也不是絕對安靜的,有很多我們習以為常卻有可能吵醒寶寶的聲音,比如:
爸爸的呼嚕聲。可能媽媽已經習慣了,但寶寶不一定呢。特別是有間歇的,不太規律的呼嚕聲,都有可能吵醒寶寶。
窗外的貨車聲、飆車的發動機聲音、KTV的歌聲、甚至包括蛐蛐叫等,其實這些聲音對寶寶來說不一定就是噪音,有可能這個聲音會激發寶寶的好奇心,因為寶寶沒有第二天需要上班上學的壓力,對于他來說,隨時可以睡隨時可以玩,所以夜里半夢半醒之時聽到音樂、聽到蛐蛐叫,都有可能引發他“外面是不是有好玩的?快起來看看”的好奇心,而導致夜醒。
爸爸媽媽入睡前的洗漱聲、說話聲,也有可能吵醒寶寶,同樣,這也不一定是聲音太大吵醒寶寶,同樣有可能是讓寶寶在迷迷糊糊中感覺到“爸爸媽媽在說什么?他們是不是要出去玩?我要起來看看”,從而導致夜醒。
好啦,以上希望對你有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