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早已經表態了,宣布自8月1日起對歐盟輸美商品加征30%關稅。面對美國的單邊施壓,歐盟手中握有兩張關鍵底牌:對美科技巨頭的數字稅威懾與深化中歐全面合作。這兩張牌能否成為扭轉局勢的關鍵?
盡管歐盟近期宣布暫緩征收數字稅,但這絕非妥協信號,而是其精心設計的戰略博弈。2025年5月,歐盟27國曾討論對蘋果、Meta等企業征收3%-7%的數字服務稅,預計年收入達數百億歐元。此舉直接針對美國科技巨頭在歐洲市場的壟斷利潤。
以蘋果公司為例,其2024年歐盟服務收入高達480億歐元,若按3%稅率計算需繳納14.4億歐元稅款。然而,在7月歐美貿易談判的最后沖刺階段,歐盟突然從七年期財政計劃中刪除數字稅條款,轉而提議對電子垃圾、煙草制品及大型企業征稅。這一急轉彎被外界解讀為
“以退為進”的談判策略
:既避免激化矛盾,又保留未來施壓籌碼。
數字稅的戰略價值遠超經濟層面。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多次強調,數字稅是維護公平競爭環境”的核心訴求。美國科技巨頭憑借數據壟斷和算法優勢,長期以避稅天堂模式侵蝕歐洲稅基。
據歐盟統計,全球科技巨頭在歐盟的實際稅率僅為傳統企業的1/4。通過數字稅,歐盟不僅可填補財政缺口(預計每年增收250-300億歐元),更試圖重構數字時代的規則制定權。正如法國總統馬克龍所言:若美國拒絕公平競爭,歐洲將用規則反擊。
值得一說的是,德國總理默茨為獲取“愛國者”導彈援烏向特朗普低頭,暴露軍事自主的脆弱性。北約框架下,歐盟70%防務依賴美國,特朗普一句“退出北約”即可讓東歐國家跪求美軍駐防。
當歐盟仍在“跪求豁免”時,中國已為其預留戰略回旋空間。中歐貿易的深度綁定構成反擊基石:2024年雙邊貿易額達5.59萬億元人民幣,占中國外貿總額12.8%,支撐歐盟300萬人就業。
德國車企35%營收依賴中國市場,法國核企正與中國洽談第三代反應堆合作。
中國對歐稀土供應占比90%,若歐盟以光刻機技術交換,可瞬間打破美國芯片封鎖。
歐盟計劃203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占比45%,而中國在光伏、風電領域的技術與產能優勢顯著。寧德時代與寶馬集團簽署的千億歐元電池訂單,標志著產業鏈深度綁定。
可能有很多網友認為,美國和歐洲再怎么鬧騰,其實人家也是一家人!
我看未必,歐盟內部對“過度依賴美國”的擔憂與日俱增: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對本土新能源產業的補貼,導致歐洲車企損失超200億歐元市場份額;特朗普政府暫停對歐鋼鋁關稅談判后,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估算將造成30萬人失業。正如德國經濟部長賴歇警告:若失去中國市場,歐洲經濟復蘇將停滯十年。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看似兇猛,實則暴露了美國霸權的衰落。歐盟的“數字稅”與“中國牌”不僅是經濟反制手段,更是對單極世界秩序的挑戰。要知道,現在歐洲幾個大國,一直在推動歐洲全方位擺脫對美國的依賴,美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是遠不如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