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特朗普爆料,越南已經與美國簽訂新的貿易協議之后,又一個東南亞國家印尼對美國妥協了。
在與印尼高層達成協定之后,特朗普迫不及待地公布了這則“喜訊”。
而在這份喜悅的背后,恐怕更多的是針對中國的惡意......
印尼,還是表態了。
7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帶著明顯的興奮語氣向外界宣布:“我們和印度尼西亞達成了一項非常棒的協議。”
這份協議內容很直接——印尼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將被征收19%的關稅,而美國出口到印尼的商品將享受“零關稅待遇”。
簡單來說,美方無需支付任何關稅,就可以將商品自由送入印尼市場,而印尼方面則必須承擔近五分之一的稅負。
特朗普還補充道:“我們將獲得對印尼市場的全面準入?!?/p>
更引人注目的是,作為“附加承諾”,印尼還同意從美國采購一系列高價值商品。
具體包括:15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45億美元的農產品,以及50架波音客機,其中大部分為遠程寬體的777型號。
這不僅是商業合作,更是一場對美國制造業的大手筆輸血,幾乎覆蓋了能源、農業與航空工業這三大關鍵支柱領域。
這樣的協議,對于特朗普而言無疑是政治上的一次“勝利展示”。
其實,早在本月初,美國才剛剛對越南達成類似的協議,內容同樣是“美國商品零關稅進入市場”,而越南輸美產品卻面臨至少20%的稅率。
當時,就有評論人士認為,越南對美國的妥協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印尼的能過可能會效仿越南的做法。
緊接著,7月7日,特朗普再一次釋放強硬信號——宣布從8月1日起,將對包括日本、韓國、泰國、印尼在內的14個國家進口商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高額關稅,而其中印尼所面臨的稅率高達39%。
這一輪“極限施壓”,顯然成為了印尼最終選擇妥協的關鍵推力。
對于印尼來說,接受一個11%的條款,顯然要比接受39%的條款,要好太多。
特朗普的心思
特朗普向來不掩飾他的目的,這次對印尼的出手也不例外。
表面上看,他是在用貿易談判換取經濟利益,實則,他是在一步步織一張更大的網。
早在今年4月,美國對印尼的施壓就已經開始。
特朗普政府毫不客氣地揮下“關稅大棒”,宣布對印尼征收高達32%的對等關稅。
這一下,打在了印尼的七寸上——對美出口是其外貿支柱之一,關稅的提升立刻給雅加達政界帶來不小壓力。
很快,印尼就表現出明顯的軟態度。
4月18日,印尼經濟統籌部長艾爾朗加·哈爾塔托率領代表團訪問華盛頓,與美國官員就雙邊貿易問題展開會談。
當天上午,艾爾朗加直接宣布,印尼愿意增加從美國的進口,總額可能達到190億美元。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印尼承諾將采購1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這一數字與最新協議中的數字高度吻合,表明此次“讓步”并非一時起意,而是長期博弈下的積累結果。
但能源只是其中一部分。
艾爾朗加還表示,印尼計劃擴大從美國進口小麥、大豆等農產品,并將增加美國資本貨物的采購。
此外,為了迎合美方要求,印尼還承諾簡化美國園藝產品的進口審批流程,甚至在礦產資源合作方面作出額外配合。
其中最關鍵的,是涉及鎳、銅、鈷等戰略礦產的領域。
換句話說,特朗普不僅要印尼開放市場、采購商品,更希望通過深入綁定,掌控住印尼在全球礦產供應鏈中的戰略位置。
在印尼身上,特朗普看中的從來不只是“生意”,而是“節點”——既是戰略節點,也是產業鏈節點。
而且,這一套打法在越南已經使用過一次。先制造壓力,再提出交易,最終簽訂一份高度傾向美方利益的協議。
特朗普此刻的布局已經非常清晰:他不是單點作戰,而是在整個東南亞范圍內尋找突破口,甚至試圖在中國家門口布下一張網。
只不過,特朗普的算盤雖響,但是否能落地,還不好說。
無論是越南還是印尼,現在都還停留在協議簽署階段,真正落實仍需要時間來驗證。
畢竟,后面會不會有什么意外,誰也說不準。
特朗普宣布與印尼達成協議,美國將獲得印尼市場的全面準入——鳳凰網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