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很多東西是沒用的,可能他們自己感覺有用,但相對于普通人來說,基本上沒什么用。
富人也是用筷子吃飯,哪怕用了西餐的刀叉,也仍然是刀叉,而不會是糞叉。即便富人的筷子是黃金做的,刀叉是黃金造的,也仍然逃不過筷子和刀叉的本性,永遠逃不過筷子和刀叉的使用功能。富人的汽車有的幾百萬,可以開出去兜風,甚至炫富,但仍然是汽車,不可能變成飛機,使用功能放在那里,即便再貴,也仍然是那個東西。本來人是自由的,身體不受什么束縛,可是富人戴了金戒指、鉆石戒指、銀耳環、金手鐲等等,甚至在皮膚上打了一些洞,專門穿金銀首飾,卻最終形成了自殘。這些東西都可以放下,都是沒用的,有損自身的自由。富人家里有七八輛汽車,可以輪番開著上街,但也僅僅是氣派,可以削減開支,只留下一兩輛。多余的沒必要存在,只是養車就花很多錢,但富人似乎不在乎那點錢,養幾十輛汽車,也能養得起。富人住的房子大多是別墅,看著高大上,有各種各樣的設施,想游泳了,可以到游泳池里去;想看電視了,可以在客廳里看整面墻那么大的電視;想吃燒烤了,可以在自家院里搞燒烤派對;想買東西了,可以直接上網買東西,而且要買很貴的。其實普通人的生活沒必要那么奢侈,想游泳了就到公共游泳池去,想看電視的就看家里的電視,想吃燒烤了,就到燒烤店去吃,也可以在自家院里燒烤,想買東西了上街去買,也可以在網上買,沒必要擔心被訛詐。
富人再怎么生活也是人,不可能變成神。富人的生活再怎么奢侈,也是人的生活,而不能變成牲口的生活。富人也和普通人一樣,有吃喝拉撒睡的生理本性,有各種各樣的生理需求,雖然掙錢很容易,但他們仍然要走完幾十年的人生旅程,沒必要高高在上,也沒必要看不起普通人。富人的錢財再多,也屬于身外之物,帶不走一分錢。普通人的錢財再少,也屬于身外之物,也帶不走一分錢。有的富人富可敵國,錢財多得花不完,甚至越花越多,那么他多余的錢財就是沒用的,有時候反受其害。有富人臨死分家產,因為分配不均,弄得親戚反目成仇,甚至親生兒子和女兒搞窩里斗,弄得雞犬不寧。富人在慚愧與懊惱中離世,還不如一個普通人走得安詳。富人擁有很多套房子,可以輪番去住,但每天晚上也就睡三尺三的地方,不可能一天晚上睡十幾個房間,不然一晚上就睡不著覺了。富人擁有很多山珍海味,想吃什么美食就能吃到,但每頓飯的飯量也是一定的,不可能一頓飯吃下七八斤的東西。有的富人飯量很少,講究少而精,講究養生,不然胡吃海塞就有可能吃出病來。富人要盡可能的世界上存活時間長一些,不能過早地離世,不然創造的巨額財富就有可能被他人獲得,哪怕為自己的兒女獲得,富人也不愿意輕易撒手。
富人的財富多了,多余的就成沒用的了。有的富人想要永生,古有埃及法老的木乃伊,現在有富豪們冷凍的尸體,就是用氮氣快速冷凍,希望在未來高科技發展的時代,可以獲得重生。富人再怎么有錢也是人,不可能超越人的概念,也不可能每天胡吃海塞,不可能每天和異性朋友在一起鬼混。他們可以每天到世界上著名的旅游景點去旅游,去度假,讓職業經理人打理自己的公司。他們算是享受人生,但這種享受人生只是富人們定義的享受人生,而不是真正的享受人生。真正的享受人生是閉上眼,什么都不想,放下各種欲望,就會實現精神的自由。倘若到外在世界中去尋找自由,去尋找人生的超驗體驗,就算是舍本逐末。但富人認為,享受榮華富貴就是體驗好的人生,和高官做朋友也是體驗好的人生,其實只不過是他們自己理解的體驗人生罷了,卻不是人生的真諦。倘若婦人可以放下各種欲望,放下各種關系,就可以實現精神的自由,而對于身外的一切財富來說,生命才是最珍貴的。
重視生命的富人會認為所有的財富都是多余的,所有的人際關系都是多余的,甚至所有的財富和人際關系會綁架人,實現人性的蛻變,而不會讓人性變得更加自由。就像用碗筷一樣,普通人家一人一副碗筷,富人家一人好幾副碗筷,用的是各種好的材質,有竹子的,有金銀的,還有的樹脂的等等,甚至有的碗筷可以當成藝術品。但人只需要用竹子筷子和普通的碗就能吃飯,也生態環保,沒必要用太多的碗筷。富人太多的碗筷會形成一種束縛,也是一種累,是多余的。就好像富人的財富非常多一樣,多得花不完,而富人卻把各種花錢的門路都走了一遍,好像更能體驗人生的豐富性,其實越是這樣,越容易被欲望綁架,而現實世界不一定是真實可靠的,很可能是人主觀意識的鏡像。人想在世界中看到什么,似乎就能看到什么,而不想看到的,往往視而不見。富人眼里只有各種財富和權力,有各種掙錢和花錢的買路,卻往往忽略了自身生命的有效性,忽略了自身生命的審美,也忽略了自身的體驗。倘若實現了各種欲望,就會實現各種豐富的體驗,那么這種體驗仍然是虛假的,還不如放下各種欲望,實現精神的自由。這種自由的體驗對自己來說是真實的,對他人來說可能沒什么意義。倘若借助多余的外物來實現精神的自由,基本上不太可能。
倘若富人能夠去除多余的東西,保持一個普通人的日常消費,保持一個佛教徒的心態,就會看開,會領悟到生命本來的意義,而不會專注于那些多余的東西。畢竟那些多余的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只是人在使用或經歷,當然也就成了欲望的代表,需要摒除,才能獲得精神的自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