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學者癥候群是一種心理學的概念,說的是兒童或成年人在左腦受傷后,突然間發展出特殊才能的現象,這種癥狀被稱為后天學者癥候群。
2014年4月22日,美國有一名中年男子稱十二年前腦后挨了一悶棍,醒來后展現出數學天才的能力。專家確診之后,說他患上了后天學者癥候群。曾經有英國的一名男子被鋼筋穿透了頭顱,幸好活了下來,但他表現出了特殊的天分,就是會說西班牙語,而他從來沒有接觸過西班牙語,卻說得非常流利,而且會寫,能聽懂別人說的西班牙語。布魯斯·米勒博士在著名的醫學雜志《柳葉刀》上發表論文,稱對三名后天學者癥候群患者進行腦位置檢查后發現,他們的右腦功能得到了明顯的加強。也就是說,換后天學者癥候群的人,左腦喪失了部分的功能,而右腦的功能突然激發出來,甚至變成了某一方面的超人。但也不盡然,有可能左腦或右腦某一個部位受到了損傷,其他的部位就實現了功能代償,變得異常活躍,代替了受損傷大腦那一部分的功能,從而展現出某一方面的天才能力。經過核共振成像技術掃描,美國那名挨了一悶棍的中年男子大腦左側頂葉這一部分非常活躍,這一部分主要負責邏輯思維、理性思維和形象思維。大腦是一個整體,某一部分功能受損之后,另一部分就有可能代替這一部分,繼續發揮作用。
人類大腦非常神秘,一個正常人的大腦利用率只有5%左右,天才似乎能達到6%,但沒有超過10%的。大腦的很多部位有什么功能,人們大多不知道,腦科學家們也不太清楚。曾經有一個腦部出血的患者,發病之前對藝術毫無興趣,但在突發蛛網膜下顱出血后的幾周內,他開始寫詩、繪畫、而且表現出了一種強迫癥狀。他畫滿了家里的地板、墻磚、天花板。用所有能畫的東西來畫,甚至用上了蠟油和煙火。他并非忘掉了以前所有的記憶,而是以前的情景記憶仍然有所保留,而語義記憶卻被破壞。患有后天學者癥候群的患者大腦似乎被重新設置了一番,在某些領域表現出超越常人的能力,就是人們所說的天才。那么可以這樣理解,所謂的天才似乎大腦結構和別人不一樣,只不過根本沒有被發現而已。即便在核磁掃描的情況下,天才的大腦和普通人的大腦也是一樣的,但內在的神經結構很可能不一樣,而這樣的神經結構卻不是人類的技術能夠徹底發現的。天才的腦回路和普通人的腦回路是不一樣的,看問題想辦法總是從特殊的角度入手,直達目的地,甚至有一種第六感在起作用,而所謂的第六感就是人們說的直覺、靈感。天才的人數比較少,但勤奮能出天才,前提是這個人不是個智力缺陷者。古人說,“天道酬勤,自強不息。”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是人在不斷地讀書寫作的過程中,腦回路會實現重構,或者說大腦的神經系統會實現重構,實現很多層次上的鏈接,會讓人變得越來越智慧。
讀書多的人和不讀書的人腦回路是不一樣的,大腦的神經結構也不一樣。雖然說每個人的大腦神經結構都不一樣,但總有一些共性,總有一些受社會規則馴化之后看問題的套路。套路是一致的,大腦的思考方式也是一致的,證明大腦的神經結構也是一致的。倘若看問題的方法不一樣,做事情的方法也不一樣,就很可能證明這個人和普通人的大腦神經結構是不一樣的。寫作多的人也是如此,會進行各種聯想和想象,會增強大腦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會增強語言功能。見多識廣的人也是如此,見什么人說什么話,會接待各種各樣的人,會和各種各樣的人聊天,最終變得比較通達,當然大腦的神經結構也就發生了變化。或者說這樣的人本身有一定的交往潛質,大腦神經結構和普通人不太一樣,哪怕只有些微的不一樣,也一樣會成為交往方面的通達之人。普通人大腦的利用率只有5%左右,大量的大腦區域不知道在干什么。倘若人的大腦某一區域受損,其他部位就有可能實現功能代償。左腦受損之后,右腦的功能會被激發出來,出現天才的特征,但右腦受損之后,左腦的功能是否被完全激發出來,還是一個未知數。
人們總是崇尚天才,希望能像天才一樣獲得某一方面的進步,但絕大多數人并不會在某些領域持續用力,不會持續學習和創造,哪里有那么多的天才產生?倘若有人在某一領域持續用力,從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一直學到老,那么可以肯定,他在這一領域一定會有所發展。哪怕不會成為這一領域的科學家,不會成為大咖,也一樣會變得知識豐富,甚至成為技術達人。當然,人們并不渴望被傷及大腦,變成學者癥候群的患者。但人們對患有學者癥候群的患者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認為他們是某一領域的天才,而這些所謂的天才大多具有強迫癥,甚至和正常人不一樣,被正常人視為瘋子,或者視為精神病患者。想要成為某一領域的天才,就要在某一領域持續學習,持續發展,具備不竭的創造動力。始終勤奮學習和創造,就會改變大腦的神經結構,進而成為某一領域的天才。可是大多數人都被資本馴化,都在遵守各種社會規則,遵守道德和法律,掙了錢之后去消費,卻不會在某一領域持續用力,哪怕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只是停留在興趣愛好層面,沒有深究,也不會成為某一領域的大咖。尤其是中國傳統思想束縛了人們的頭腦,讓人們認為有權有錢就是成功,而在某一領域保持持久的專注、研究和創造,卻不是成功,反而成了偏執狂,成了強迫癥患者。
患有后天學者癥候群的人其實是大腦受傷的人,雖然在某一領域表現出天才的屬性,但他們確實是歪打正著,因為并不是所有大腦受傷的人都有后天學者癥候群癥狀。大多數大腦受傷的人并不具備后天學者癥候群癥狀,只有個別的表現出了這樣的癥狀,即便如此,也仍然證明人類大腦的特殊性,證明大腦功能代償的一種可能,當然也證明勤奮學習和研究會改變大腦神經結構,會讓人越來越聰明,甚至讓人變成某一領域的天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