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5年“感動廣州的優秀教師”
評選結果揭曉
花都區獅嶺鎮育華小學教師周威利
榮膺此項殊榮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
周威利老師的教育故事
周威利,中共黨員,女,1988年8月出生,廣東惠州惠東人,2012年6月大學畢業,同年8月投身鄉村教育事業,現任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育華小學中層干部。周威利以共產黨員的初心覺悟扎根鄉村思政教育一線十余載,用四千多個日夜的堅守,將青春化作潤澤鄉村教育的甘霖,在三尺講臺上書寫著“扎根”的動人篇章。2023年,周威利入選教育部2023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是近年珠三角地區唯一入選者。2024年9月,她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一
晨星暮月:平凡歲月里的執著堅守
自踏入教學崗位起,周老師便將自己與鄉村教育緊緊系在一起。懷揣著在鄉村培桃育李的理想,周老師每天清晨踏著晨露到校,深夜披星戴月而歸。早晨七點的校園總能看到她輕手輕腳推開教室門的身影——開窗通風、擦拭講臺、整理課件,等候著向學生問好,只為讓學生踏入教室時感受到第一縷暖意。天黑時分,或在教室或在辦公室,也總能看見燈光下的周老師忙碌著各種工作的身影。
因鄉村小學師資相對缺乏,周老師勇擔多職。她既承擔語文、道德與法治等學科教學,又擔任年級長、學校中層干部,負責學校德育工作、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粵港姊妹學校交流工作等,還擔任市、區道德與法治特約教研員。她曾體驗過頂著懷孕初期各種不適挑戰市級優質課評比,體驗過月子里戴著腰椎護具敲擊鍵盤做課題,體驗過承擔緊急艱巨的電視課堂錄制任務而三天沒閉眼,體驗過發著高燒遠程主持教研……
多年來,任憑工作再辛苦,周老師仍毫不動搖地堅守著這片土地,也從不改變對學生高度負責、對工作一絲不茍的態度。工作忙碌,那就爭分奪秒接著干;沒有時間做晚飯,那就帶著自己的孩子在辦公室吃快餐。燈影下,周老師奮力地工作讓巡邏校園的保安大叔都不禁感慨:“周老師真是以校為家!”
二
深耕課堂:讓思政教育扎根鄉土
作為2009年入黨的黨員,周老師始終以教育初心、以高度的政治覺悟深耕鄉村思政教育沃土。面對鄉村教育的新挑戰,她以奮斗為犁,深耕教學。周老師敏銳捕捉到鄉村學生精神成長的深層需求,深知思政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于是,她鉚足一股勁提升作為思政教師的專業素養,只為帶給學生更優質的教學。
逾百項區級以上思政教育教學獎項印證著周老師數十載的勤懇耕耘:獲廣州市第一屆青年教師能力大賽道德與法治學科一等獎;所撰寫的紅色教育案例被評為廣東省中小學三科統編教材“鑄魂工程”優質成果,另有7篇案例、報告分別獲市級、區級獎勵;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課例獲獎十多項;主持和參與市區級課題共15項,撰寫了思政教育教學相關獲獎論文8篇,發表論文5篇。此外,她參與研究并實踐“農村小學思政課‘自主四構’教學模式”,該模式獲得市級創新成果獎。她擔任思政類教育書籍編委,獲得十多項區級以上榮譽稱號。
周老師注重自我提升,更關注鄉村學生的成長。為讓思政課“接地氣”,她走訪皮具廠車間深入了解改革開放以來獅嶺皮具產業的發展;帶領學生在花縣第一屆農會舊址前聆聽革命故事,到烈士陵園緬懷;將學生常見的物品變成課堂教具,搜集各種教學素材……點滴的努力終將開花結果。一次,在周老師和班級學生研學的回程中,導游分發鑰匙扣給同學們,細心的孩子發現了鑰匙扣上的五星紅旗印制錯誤,紛紛義憤填膺譴責起商家,并表示自己絕不會使用這個鑰匙扣,要讓導游回收。當時孩子們平均只有八九歲,拒絕色彩艷麗的小玩意不是隨意的事。正是強烈的愛國意識,讓孩子們如此堅定,也正是周老師長期用心教育,才有了鄉村孩童們熱愛祖國的動聽回響。
三
薪火相傳:做鄉村教育的“燃燈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周老師長期以來努力帶動鄉村教師進步,促進鄉村教育發展。她在校長鐘麗香的帶領下,推動團隊獲評“廣州市思政課優秀教研團隊”,指導30余節公開課在各區級以上平臺展示;組織承辦花都區首場“中小學二十四節氣讀書會”“德育典型案例交流會”等活動,助力學校獲評“廣州市紅色教育示范校”“廣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等稱號;她承擔區級以上公開課、講座發言等14場次,積極向廣州其他區鎮、肇慶及東莞等地兄弟學校推廣了思政課堂教學、科組教研、培育教師成長等方面的經驗,極力促進區域教學質量提升。作為“良師群像”代表,她在羊城新時代“師·說”第一季收官活動中演講,節目單場直播瀏覽量超過14.3萬,傳遞了一名鄉村教師深厚的教育情懷。
十數載春華秋實,周威利老師以三尺講臺為苗圃,將青春化作滋養鄉村教育的甘露。她如深扎大地的木棉,在晨曦暮色中為孩童撐起精神成長的天空;她似不滅的星火,在思政課堂點亮萬千童心,讓家國情懷在鄉土深處抽穗揚花;她更是一座生生不息的燈塔,用躬身耕耘的姿態照亮鄉村教師前行的航程。
當童聲在烈士墓碑前鏗鏘回響,當抵制錯印的五星紅旗成為鮮活的愛國例證,這位鄉村教育的守望者——周威利老師,早已將“扎根”二字鐫刻成生命年輪。那些被知識浸潤的時光、被信念照亮的歲月,終將化作鄉村振興路上最動人的春潮,奔涌向更遼闊的教育山海。
來源:花都區教育局
編輯:夢圓
復核:謝惠瑜 吳敏娜
校對:賈愚 彭天陽
審核:鄧必彥
內容推薦
“花都發布視頻號”內容推薦
“花都兩會”系列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