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的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自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即帕博利珠單抗或阿替利珠單抗)和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即維恩妥尤單抗)上市以來,美國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生存趨勢有所改善。
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長期生存率歷來較低,5年生存率低于5%。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抗體藥物偶聯物等新型療法的引入,在臨床試驗中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然而,臨床實踐中療效結果的變化尚不明確。因此,研究人員比較了接受常規治療的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在引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抗體藥物偶聯物前后人群水平的生存時間趨勢。
研究人員評估了美國的一個腫瘤學數據平臺Flatiron Health數據庫中8955名患有轉移性尿路上皮癌并于2011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期間開始接受一線全身治療的患者。
根據治療時間將患者分為3組:
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批準之前接受治療的患者(2011-2016年)。
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批準之后但在抗體藥物偶聯物批準之前接受治療的患者(2017-2019年)。
在抗體藥物偶聯物批準之后接受治療的患者(2020-2023年)。
經逆概率加權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前”組患者為2945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后但抗體藥物偶聯物前”組患者為2994例,“抗體藥物偶聯物后”組患者為3015例。
調整后的3年生存概率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批準前的19.2%增加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批準后但在抗體藥物偶聯物批準之前的23.3%,以及抗體藥物偶聯物批準后的27.6%(P<0.001)。中位生存期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前”組的11.1個月增加到“抗體藥物偶聯物之后”組的13.6個月(P<0.001)。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受到以下因素的限制:
患者層面的混雜因素,通過跨時間段的加權比較可以減少該因素;
2023年12月批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抗體藥物偶聯物組合(即維恩妥尤單抗和帕博利珠單抗)后的隨訪時間有限,這可能低估了生存獲益;
并且由于Flatiron數據主要是基于社區的,因此其結果在學術實踐中的普遍適用性有限。
然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些數據“允許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描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抗體藥物偶聯物對常規護理患者的當代生存益處,并可用于未來臨床試驗的基準預后。”
參考來源:Lian Y, Voruganti T, Lu J, Long Q, Mamtani R. Survival trends in urothelial cancer before and after ICIs and antibody drug conjugates. JAMA Netw Open. Published online July 9, 2025.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19524
注: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不作任何用藥依據,具體用藥指導,請咨詢主治醫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