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親口說了一件大事——他差點被以色列暗殺。在接受美媒采訪時,佩澤希齊揚直接點名說,以色列確實試圖暗殺他,甚至已經動手,只不過失敗了。按照佩澤希齊揚的說法,就在6月一次空襲中,導彈擊中了其正在開會的大樓,他本人在安保的及時引導下,從安全通道撤出,即便如此,佩澤希齊揚的腿部還是受了輕傷。他還特別強調,這不是美國下的手,是以色列干的。
圖為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
這位死里逃生的伊朗領導人,轉身就把目光投向了東方。就在同一天,伊朗外交部發言人正式宣布: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將于7月14日啟程前往中國天津,目的很明確,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這不是阿拉格齊今年第一次來華,四個月前訪華時,他剛把中國稱為伊朗的“戰略伙伴”和“親密朋友”。如今,伊朗帶著一身硝煙味重返中國,顯然不是來敘舊的。說得直白點,這趟來中國,一半是開會,一半是“搬救兵”。
伊朗這次不只向中國示好,而是同時向上合組織的其余9個國家——包括俄羅斯、印度、白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發出了明確請求:我們被以色列打了,我們需要支持。畢竟,伊朗非常清楚自己面對的情況,它知道,不管在聯合國說什么,美國和以色列都不會理它。因此,伊朗現在轉向區域性組織,尤其是上合組織,想從這個平臺上獲得支持。
從安排來看,這次上合組織會議中,伊朗外長不僅參加了全體會議,還私下找王毅外長和其他國家外長開了一堆雙邊會。在公開發言環節,阿拉格齊直接向上合組織發出正式請求,希望組織內部盡快討論以色列的侵略行為,并提供“必要的政治支持”以及“其他可能援助”。
王毅會見了伊朗外長阿拉格齊
具體來說,阿拉格齊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建立防務協調機制,就是說,哪個成員國遭遇襲擊,其他國家能第一時間反應;二是設立反單邊制裁中心,這顯然是為了應對美國制裁,伊朗想要的是組織內的金融互助;三兒搞一個地區安全論壇,大家可以定期坐下來,聊一聊安全上的事;四是加強媒體與文化交流,對沖西方的輿論控制。
這些建議看起來都挺有道理,畢竟現在“輿論戰”也成了大戰的一部分。不過,提議歸提議,上合組織會不會真的照做,那就另說了。畢竟,上合組織一直強調的是“不結盟、不針對第三方、不干涉內政”,所以它本質上不是一個“抱團取暖”的軍事聯盟,更不是像北約那樣的“你打我幫”的安全框架。所以,伊朗雖然有理有據,求援也合理,但最終有沒有回應,就要看成員國愿不愿意出頭。
不過,即使不能直接出兵或者出面對抗以色列,但從整個發言來看,伊朗更希望的是在政治立場上能得到一個“支持”的信號,至少在國際社會上,不至于太過于孤立。這一點,中方做出了明確的表態。
王毅和伊朗外長阿拉格齊握手
7月16日,王毅外長會見了阿拉格齊。在這場會談中,王毅外長明確表態,連說5個“支持”:第一,支持伊朗捍衛國家主權;第二,支持伊朗維護民族尊嚴;第三,支持伊朗抵制霸凌行為;第四,支持伊朗通過政治談判解決問題;第五,支持伊朗改善和周邊國家的關系。
這五個“支持”,每一個都是重量級,雖然沒有直接提到以色列,但大家都明白,這就是在回應伊朗的訴求。而且,王毅外長還特別強調,中伊是全面戰略伙伴,中國支持伊朗的正當權益,也支持它和平利用核能。
這點也非常重要,畢竟,當下伊朗面臨的不只是外部攻擊,還有關于核問題的持續爭議。在采訪中,佩澤希齊揚也明確表示,伊朗從未尋求核武器,也愿意接受國際核查。他說:“伊朗不是不想談,而是不信任這個過程。”佩澤希齊揚還說,伊朗很多核設施被美軍炸過,現在根本沒法回去恢復,要談也得重新建立信任。
從中方表態來看,中國還是堅持“和平優先,談判解決”的方針,在王毅外長的發言中,對伊朗的“防守反擊”給予理解,同時也鼓勵伊朗繼續通過外交方式,維護國家安全和中東地區的穩定。
伊朗最高領導人和伊朗總統
總之,伊朗能不能靠這次“求援”真正撬動地區安全架構改革,還有待觀察。但不論成敗,它已經走出了第一步——至少,不再孤軍作戰。王毅外長的五個支持,雖不是承諾,但已經是一種表態,對伊朗來說,這已經足夠傳遞出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