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粗心小神獸》推出后,已經有將近1200名用戶觀看了我們的課程。
很多家長表示:孩子學習了課程中克服粗心的方法后,確實減少了許多粗心現象,提高了做題正確率。
當初為什么研發這門關于粗心的課程?
就是因為我在教培機構當認知腦科學家期間發現,家長和學生對待粗心的態度,大致可分成兩種類型:
分別是“無所謂型”和“籠統歸因型”。
第一種“無所謂型”,認為粗心是大腦發育中的通病,會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自動消失。
這話算對了一半,粗心確實是大腦發育中的通病,但并不會憑空消失,一定要盡早干預,誰先治好,誰的成就大。
舉個例子,大作家金庸小學時也寫錯別字,比如把“旖旎”寫成“旖妮”。
金庸的班主任陳未冬就把《詞源》翻出來給他看,指出他的錯誤。
但金庸小時候比較皮,不把寫錯別字當回事。但班主任還是一遍一遍圈出他的錯別字,讓他改正。
這位班主任雖然沒有學過腦科學,但是他奉行一個樸素的道理。
他看見金庸寫錯別字,他沒有大驚小怪,沒有說完了完了,金庸這孩子這輩子算是完了。
他也沒有放任自流,只是很耐心地一遍遍糾正。
60年后,師生在杭州重逢。金庸說,特別感謝小時候老師給自己改錯別字。
老師贊他記性好,并說,牢記錯誤是求得進步的要訣。
所以說,小孩子出現粗心問題是正常現象。
但必須盡早發現,盡早糾正,否則錯誤越滾越大,積重難返。
有些孩子為什么會學習困難?就像很多疾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發展變化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另一種則是籠統歸因型。這類孩子和家長倒是重視粗心問題,但他們把所有影響學習的問題都歸到了粗心這個筐里。
實際上,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分析到底是哪種類型的粗心,每種類型應對方式都不同。
比如有些孩子老是把詞語看顛倒了,這是因為他眼動速度太快,家長應該教他在閱讀時配合使用“指讀法”,讓他看得更仔細。
有些孩子做題時總是看漏條件。家長應該教他,看題時一定要把重點用筆圈出來。
有些孩子粗心則是記憶問題,他一下子記不住那么多。此時家長應該告訴孩子一些記憶方法。
人類的工作記憶容量是有限的。
14歲以上直至成人,短時記憶負荷是7±2,也就是同時記住5-9件事。
任何人一次記憶太多東西,都是會記不住的。
比如我們學化學,要記元素周期表。
為什么老師沒讓我們把100多個化學元素一口氣背完?
為什么要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硅,這樣七個七個背?
因為大部分人記憶負荷就是7±2,哪怕非常聰明的人,最多只能同時記住9件事,一般都是7件。
如果孩子粗心是因為記不住導致的,可以教孩子將內容切分成7±2的小模塊,一個模塊一個模塊去記,提高記憶的牢固度和準確度。
粗心問題就是要這樣各個擊破。
最后我想說,通過讓孩子從小學會駕馭粗心,是為了在這過程中他們能培養出自己的元認知策略。
這是一種高級的學習策略,一種高級智慧,是孩子考出好成績,進入好學校所必須具備的。
什么是元認知策略?
就是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學會主動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管理,包括制訂學習計劃、監控學習過程、進行反饋調節等等。
要學會自己發現自己容易在哪兒犯錯,學會自己發現自己大腦的漏洞在哪兒,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為什么?
因為現在中高考命題老師,他們成天看各種腦科學的文獻,琢磨大腦的漏洞在哪里?研究學生的認知盲點在哪里?
他們專挑學生最薄弱的地方和學生最容易偷懶的地方去出題。
這樣才能把題弄出區分度,把該刷下去的人刷下去,把該選出來的人選出來。
所以大家不能有任何僥幸心理,必須學會自己發現自己的漏洞,自己給自己補漏。
誰能自己把自己認知盲點補得越扎實,誰就能在重大考試取得好成績。
《駕馭粗心小神獸》就是一門幫助孩子如何通過學會駕馭粗心,培養自己的元認知策略的課程。
課程中分享了許多駕馭粗心的好方法,包括指讀法、拆分法、反思訓練法、錯題本法等。
可幫助家長和學生從腦科學角度拆解粗心的類型以及背后的底層原因,有針對性地化解粗心頑疾,提高學習成績。
當前提供早鳥優惠:包含10節家長腦科學課、4集動畫視頻課及配套馴獸卡牌教具的全套課程,原價299元,早鳥價269元,掃碼即可免費試聽~
為什么粗心小神獸能提高學習成績?
點擊關注,方便回顧
點右下角??,推薦給好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