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3年,美智庫CSIS曾進行了一次兵棋推演,設想在未來臺海戰爭爆發后,派遣美國轟炸機群打擊中國沿海和東北,以癱瘓中國。
為什么美智庫會將中國沿海和東北設為打擊重點?美國轟炸機群真的能癱瘓中國嗎?
【美智庫兵推臺海戰爭】
以中國沿海和東北為打擊重點的原因
簡單來說,中國沿海和東北,前者是經濟重心,后者是工業重心,美智庫認為摧毀掉此二地,就能夠大幅度削弱中國的戰爭潛力,讓中國發展陷入癱瘓。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東北工業并不是在新中國成立后才開始發展的。
早在日本侵華戰爭時期,中國東北工業就起步了,當時日本侵略者為了方便掠奪中國東北豐富的自然資源、支持侵略戰爭所需,在中國東北地區投資了一些重工業。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北地區的工廠】
這給中國東北打下了一定的重工業基礎,列數據來說,在1943年的時候,東北的鋼、鐵產量分別為87萬噸、170萬噸,各自占當時中國全國鋼鐵產量的95%和94%。
只不過遺憾的是,日本戰敗撤退的時候,拆運、破壞了曾在中國東北投資的大多數工廠,這就給我黨人員接管工廠后,恢復工廠生產帶來了很多麻煩。
后來中國東北又因為解放戰爭、朝鮮戰爭的影響,工業發展較為緩慢,不過在朝鮮戰爭之后,中國東北工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蘇聯幫扶中國在東北建起各類工廠】
在蘇聯的幫扶下,東北工業基礎迅速夯實,并呈現出了蓬勃的生命力,過去多年間,國內的大量重大工業項目都是在東北完成的,東北也因此被稱為新中國的“工業搖籃”。
時至今日,東北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
而中國沿海地區的發展,則離不開“改革開放”政策。
1978年時,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式拉開序幕。
經過6年的鋪墊后,黨中央和國務院做出了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云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和北海”這14個沿海港口城市的重要戰略決策。
【改革開發后的青島沿海港口】
此舉在極大程度上加速了中國的經濟發展。
截至目前,中國沿海已經有計劃的開放發展了快50年,于中國經濟而言是當之無愧的“重要引擎”。
援引數據來說:《經濟日報》曾在2024年撰文指出,
“截止2023年底,中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合計19.1萬億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1%;進出口貿易總額10.4萬億元,約占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4。2024年一季度GDP 30強城市中,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占據10席……”
【沿海港口城市之一上海】
可見中國沿海對中國的重要性。
這樣一分析,我們就很好理解為什么美智庫認為臺海戰爭期間,美軍應該出動轟炸機群轟炸中國沿海和東北了。
不過美智庫設想的轟炸了中國沿海和東北能癱瘓中國,卻有些想當然。
癱瘓中國?恐怕不太行
美智庫的兵棋推演中涉及到的轟炸機群,包括但不限于上百架B21。
可問題在于,美國在短期內恐怕不能如美智庫設想的這樣擁有這么多B21。
【美軍B21隱身轟炸機】
要知道美國的航空工業隨著“去工業化”進程的推動正在日漸衰弱,再加上B21還采用了和美國F35戰斗機一樣的“邊生產邊升級”的路子,這無疑會拖慢美國B21的服役進度。
在沒有足夠B21隱身轟炸機的情況下,美軍很難突破中國的本土防御體系。
而就算是能拿出百余架B21,美軍也不一定能實現對中國沿海和東北地區的轟炸,因為中國有太多的反隱身手段發現包括B21在內的隱身目標,然后施以打擊。
【比如說各類先進的反隱身雷達】
屆時或許會有“漏網之魚”闖進來,但它們又遠遠做不到“癱瘓中國”。
參考資料:
【1】《B-21突襲者:能夠“突破”中國多層防御,美國高級官員呼吁增加第六代轟炸機》 歐亞時報[2024.3.3.] 【2】《下一場戰爭的第一次戰役—模擬中國收臺的軍事演習》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2024.1.9.] 【3】《東北工業部與新中國工業的起步》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2014.8.25.] 【4】《開放號角丨探索開放的大門——14個沿海開放城市的前世今生》 中國人民大學馬院[2023.3.5.] 【5】《「數說經濟」首批沿海城市開放40年帶來什么》 經濟日報[2024.6.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