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到,孩子們總算能松口氣歇會兒了,可家長的心弦卻沒敢放松——生怕孩子出門遇到什么意外。最近,湖北黃岡的三個高中生,就出了件讓人揪著心的事,這事在網上傳開后,不少人都跟著捏了把汗。
事情需要從六月下旬說起。三個半大的孩子,都是高中生,不知咋的,在網上認識了一個自稱“大哥”的人。那個“大哥”說有個掙錢的活兒,去云南“送犀牛角”,掙錢不少。“大哥”的話聽著就不尋常,可“大哥”許了好處,三個孩子大概是沒有多想,就應下了。于是,三個孩子一拍即合,打算一起去掙錢。
6月24號那天,三個孩子坐飛機去了昆明。臨走前跟家里說,就去三天,很快就回來了。家里人想著孩子也大了,或許就是去見識見識外面的世界,便沒往壞處想,允許他們前往云南。第二天,也就是6月25號,他們三個到了云南西雙版納。這時候,一切看著還挺正常,但誰也沒料到,兩天后的6月27號,家里人就徹底聯系不上他們了。
有個孩子的媽媽后來跟人說,她只跟兒子通過一次電話。電話里,孩子說自己在車站,周圍特別吵,說等會兒到安靜地方再打回來。可這一等,就沒了下文。到了26號,孩子的電話直接關機了。這三個孩子的家長才慌了神,心里急得跟火燒似的,趕緊報了警。
報警后沒多久,消息就傳開了。大家順著孩子們最后留下的線索查,發現他們發送的位置顯示在境外。這一下,三個孩子家人的心更是沉到了谷底——好好的孩子,怎么就跑到境外去了?說好的三天回來,怎么就音信全無了呢?
6月27號,警方接到報警后,已經開始立案偵查,還專門成立了專班,趕到云南去開展工作。現在,警方正聯合相關部門,全力尋找這三個孩子。警方在7月16日發布的通報里還特意提醒,暑假到了,學生和家長可得當心那些“零門檻、高回報”的兼職信息,別掉進陷阱里。
這事兒一出來,網上好多人都在討論,說什么的都有,但大多挺理性的。
有人說:“這仨孩子還是太年輕,社會經驗太少了。‘送犀牛角’這事兒,一聽就犯法啊,怎么就信了呢?平時學校和家里肯定也講過不能輕信陌生人,尤其是網上認識的,可真到事兒上,還是容易糊涂。”
也有人琢磨網絡交友的風險:“現在的孩子天天抱著手機,網上什么樣的人都有。那些自稱‘大哥’‘大姐’的,動不動就許好處,其實多半是圈套。孩子們涉世未深,覺得人家講義氣、能帶著賺錢,殊不知背后可能藏著坑。家長平時還是得多跟孩子聊聊,讓他們知道網絡不是真空,什么樣的人都不能隨便信。”
還有人盯著“高回報”這事兒說:“哪有那么好的事?又輕松又賺錢,還專門找高中生?這明擺著有問題啊。說白了,就是利用孩子們想賺點零花錢、或者想證明自己的心理。不管啥年紀,都得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來的大概率是陷阱。”
更多人是心疼家長:“想想那幾個媽媽,這十多天是怎么熬過來的?孩子聯系不上,還可能在境外,換誰都扛不住。電話里那句‘等會兒打回來’,怕是成了家長心里最磨人的念想。希望能早點有消息,讓家長能踏實點。”
也有人提到警方的行動:“還好警方反應快,立馬立案,還派了專班去云南。這種事兒拖不得,越早介入越有希望。希望能盡快查到孩子們的下落,不管遇到啥情況,先把人安全帶回來才是最要緊的。”
說到底,這事兒里藏著太多值得琢磨的地方。暑假本是孩子們放松的日子,可外面的世界復雜,尤其是那些看似簡單的“機會”,背后可能藏著看不見的風險。三個孩子或許只是一時糊涂,可這糊涂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希望警方的專班能快點有進展,能早點找到這三個孩子,讓他們平平安安回到家里。也希望這事兒能給更多家庭提個醒:不管是網絡交友還是兼職打工,但凡聽起來“太劃算”“太容易”,都得多打個問號。孩子們年紀小,家長得多上心,多聊聊社會里的彎彎繞繞,別讓一時的輕信,變成一輩子的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