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國家醫保局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研發支持、醫保準入、臨床應用等維度推出16條具體舉措,標志著中國創新藥行業正式進入“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階段。政策的推出疊加行業基本面的持續改善,正為創新藥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當前,創新藥投資的結構性機會凸顯。中銀基金醫藥主題基金經理鄭寧看好創新藥的后續發展,他表示創新藥既有當下的業績釋放,又有未來的星辰大海,在全市場成長股中是相當稀缺的存在。
此次,《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出臺,有望疏通創新藥從上市到臨床應用的全部流程,真正做到打通“最后一公里”。自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創新藥”以來,國家已經陸續發布了一系列對創新藥的支持政策,覆蓋了從早期的投融資、研發及藥品審批、上市后的定價、配備使用,到支付層面的商業保險和醫保支付等各類場景。系統性的支持有望幫助國內藥企在創新藥領域關鍵時刻實現從“仿創結合”向“全球原研”的轉型。
政策利好在創新藥板塊的表現上展現出了較為直接的催化效果。以港股市場為例,截至2025年7月9日,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年內累計漲幅68.71%。與此同時,當前指數市盈率TTM為29.44倍,處于歷史相對低位,未來存在估值修復空間,性價比較為突出(指數表現與估值數據來源:Wind;指數漲幅區間日期:2025/1/1—2025/7/9)。
另外,隨著行業從研發探索期向收獲期過渡,僅港股創新藥公司在2024年就實現了485.3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7.3%,多個頭部企業也在2025年實現扭虧,進入規模化盈利周期。此外,海外授權交易也持續放量,2025年1—5月,中國創新藥企對外授權交易總金額已達455億美元,超過2024年上半年的交易總額,印證了“研發在中國,變現于全球”的商業模式可行性。(數據來源:醫藥魔方)
多方利好疊加下,板塊的有利行情也帶動了產品業績表現。截至今年上半年,相關醫藥主題基金排名位居前列。根據銀河證券數據,中銀基金創新藥相關的主題基金表現較為亮眼,中銀港股通醫藥混合發起A(基金代碼:020397)過去一年位列同類產品1/41(同類基金為:混合基金—港股通偏股型基金—港股通偏股型基金(A類),數據來源:銀河證券,截止日期:2025/6/30)。
此外,中銀創新醫療混合A(基金代碼:007718)表現也較為亮眼,過去一年業績排名3/83,過去三年為3/66。(同類基金為:混合基金—行業偏股型基金—醫藥醫療健康行業偏股型基金(A類),數據來源:銀河證券,截止日期:2025/6/30)
基金經理鄭寧表示,中國創新藥正迎來業績爆發期,中短期依賴國內市場放量,中長期依賴海外市場貢獻,當下這幾年可能是業績增速較快的階段。目前板塊市值合計在3萬億元左右,不管是從靜態還是動態看,風險收益比都是相對比較高的。有意布局醫藥板塊的投資者不妨多加關注創新藥行業的發展以及AI技術突破縮短藥物研發周期帶來的結構性機會。(金訊)
業績說明:
中銀港股通醫藥A成立于2023年12月29日,基金經理鄭寧自2023年12月29日起管理,凈值增長率/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2024年度-11.60%/-11.84%,2025年一季度32.25%/19.35%;中銀港股通醫藥C成立于2023年12月29日,基金經理鄭寧自2023年12月29日起管理,凈值增長率/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2024年度-12.33%/-11.84%,2025年一季度32.15%/19.35%(基金經理無在管同類產品,同類指“混合基金—港股通偏股型基金—港股通偏股型基金”,銀河證券)。
中銀創新醫療混合A成立于2019年11月13日,基金經理鄭寧自2022年7月1日起管理,凈值增長率/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成立至2020年底88.45%/38.53%、2021年度-5.93%/-8.99%、2022年度-12.04% /-17.81%、2023年度-9.35%/-9.51%,2024年度-11.52%/-9.79%,2025年一季度27.82%/0.57%;中銀創新醫療混合C成立于2020年10月30日,基金經理鄭寧自2022年7月1日起管理,凈值增長率/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成立至2020年底5.32%/1.55%、2021年度-6.31%/-8.99%、2022年度-12.39%/-17.81%、2023年度-9.60%/-9.51%,2024年度-11.85%/-9.79%,2025年一季度27.70%/0.57%。
基金經理在管同類產品業績表現:中銀醫療保健混合A成立于2018年6月13日,基金經理鄭寧自2022年10月13日起管理,凈值增長率/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成立至2018年底-10.50%/-23.14%、2019年度76.38% /19.85%、2020年度89.84%/31.76%、2021年度-1.94%/-6.67%、2022年度-22.96% /-14.32%、2023年度-0.72%/-7.32%、 2024年度-8.65%/-6.81%、2025年一季度21.44%/0.27%。中銀醫療保健混合C成立于2020年9月7日,基金經理鄭寧自2022年10月13日起管理,凈值增長率/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成立至2020年底2.60%/-0.73%、2021年度-2.32%/-6.67%、2022年度-23.27%/-14.32%、2023年度-1.09%/-7.32%、2024年度-9.02%/-6.81%、2025年一季度21.32% /0.27%(同類指“混合基金—行業偏股型基金—醫藥醫療健康行業偏股型基金”,銀河證券)。
風險提示: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管理人依照恪盡職守、誠實信用、謹慎勤勉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在少數極端市場情況下,基金投資存在損失全部本金的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者投資該基金前,需充分了解本基金的產品特性及投資風險,并承擔基金投資可能出現的虧損。請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前,仔細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體情況,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銷售機構的要求完成風險承受能力與產品風險之間的匹配檢驗。中銀港股通醫藥、中銀創新醫療均屬于R4風險等級產品,適合經客戶風險承受等級測評后結果為C4型及以上的投資者。在代銷機構認申購時,應以代銷機構的風險評級規則為準。中銀港股通醫藥將投資港股通標的股票,將面臨需承擔匯率風險、境外市場風險以及港股通機制下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