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幾十年前,古玩這行當像野草一樣冒出來,走進了尋常百姓家。那真是個“遍地是寶”的蠻荒時代,膽子大、眼力毒的,在地攤上扒拉扒拉,真能淘到好東西。
如今一些圈內響當當的人物,不少就是那時候踩著風口起家的。
可幾十年過去了,這門生意好像還是沒怎么“長大成人”。民間藏家們,常常不是互相切磋,而是互相拆臺、貶損,甚至罵戰不斷。
掏錢買東西的,也容易被各種天花亂墜的炒作牽著鼻子走,暈頭轉向。整個圈子,總感覺差一口氣,就是轉不到那個大家都受益的良性循環上去。
為啥呢?說到底,這些年收藏市場挨的悶棍、踩的坑實在不少,能站出來帶個好頭、推一把的人卻不多。想把這根子上的毛病治好,我看啊,得先捋清楚民間收藏眼下這五個大坎。
頭一個坎兒:真假成了糊涂賬,寶貝見不得光。
這行當現在挺怪:有錢的主兒未必懂行,真懂行的呢,兜里又未必鼓。想找個明白人掌掌眼?十個專家能給你十一種說法。去找行家?人家心里頭可能正盤算著怎么低價從你這兒“撿”走呢。
一旦沾上“利”字,什么文人雅趣、收藏情懷,分分鐘就能變成一場混戰。
不少民間藏家手里確實攥著讓人眼饞的好東西,可偏偏卡在《文物法》這條線上,心里頭直打鼓。東西亮出來,萬一被扣上個“非法收藏”的帽子,麻煩就大了。
結果呢,好東西只能藏著掖著,精神上富得流油,錢包卻癟得叮當響,這滋味可不好受。
好在最近幾年,國家文物局似乎也聽到了藏友們的心聲,開始鼓勵民間文物合法流通,各地也在試著搞藝術品交易中心和鑒定中心。
不過嘛,現在這動靜,聽著挺響,實際效果嘛…還差點意思。真心希望國家能再加把勁,把這局面打開,說不定還能給經濟添點新活力呢。
第二個坎兒:造假這毒瘤,割了一茬又一茬。
平心而論,做仿古工藝品(或者說,古玩造假這行),確實養活了不少人,也熱鬧了工藝品市場,甚至撐起了一些地方的經濟。但這“繁榮”,是拿整個收藏行業的根基當柴火燒換來的!
造假這事兒自古就有,可像現在這樣,假貨堂而皇之成了市場“主流”,把坑蒙拐騙當“行業規矩”,把新手當“韭菜”割,還真是前所未見。
新手一進門,學費交得干干凈凈,可能連個響都沒聽著,啥真本事也沒學到。連那些光鮮的拍賣行,都不敢拍胸脯保證自己賣的東西是老的。
一個連基本誠信都靠不住的市場,還指望靠著“買賣全憑眼力,真假概不負責”的老皇歷,讓新人源源不斷掏錢交“智商稅”?這想法,放現在這年頭,真有點癡人說夢了。
像旅游景點、影視城、單位擺設,需要仿古物件撐場面,這能理解。但為啥就不能大大方方標上“現代仿制”呢?
第三個坎兒:賣貨難于上青天,騙子圍著你轉。
剛入行的藏友,十有八九頭一個撞上的不是資深玩家,也不是正經平臺,而是:騙子!
頂級的拍賣行,人家自己有固定的圈子,好東西在圈里流轉就夠了,基本不對外征集民間藏品。甭管你手里的東西是稀世珍寶還是地攤貨,總有一大堆號稱“拍賣公司”、“文化機構”的圍上來,把你那東西夸成天上有地下無。
目的就一個:忽悠你交一筆不菲的“前期費用”:圖錄費、宣傳費、保管費…名目五花八門。
也別光抱怨國家不打擊,每年端掉的騙子公司真不少。可為啥打不絕?根子還在太多新手藏友身上。眼力還沒練出來,就做著“一夜暴富”的夢,這不正中了騙子的下懷嗎?跟傳銷的路子簡直一模一樣。
這問題拖了十幾年,坑了多少人!要破局,關鍵是多搭建幾個靠譜的大平臺。別老想著收前期費,真得給藏友們提供實實在在的流通和交易渠道。
第四個坎兒:倒賣暗流涌動,寶貝悄悄溜出國門。
大家都知道,清朝民國那會兒國弱,好東西被搶走不少。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四十多年咱們國家搞建設,挖出來的寶貝數量,其實遠超當年流失的!更讓人心疼的是,里頭有相當一部分,又被偷偷摸摸倒騰到國外去了。
為啥會這樣?說到底還是國內收藏市場惡性循環惹的禍。專家對民間的東西不敢輕易點頭,大拍賣行不收民間貨,有錢的老板們又覺得從國外“回流”的東西才夠檔次、有面子。
這一來二去,就讓一些膽大的販子鋌而走險,想方設法把文物弄到國外去,有的甚至打著“工藝品”的旗號,成批成批地往外運。
這就形成了一個特別擰巴的“身份怪圈”:東西明明是咱自己地底下出來的,國內不認;等它出去“鍍個金”,再回來,大家就搶著掏大錢買!其實很多藏家手里的東西,來源是清清白白的市場交易,人也是規規矩矩的老百姓。
要是能把民間文物流通的渠道真正打開、管好,讓大家能光明正大地收藏交易,自覺抵制文物走私,這不是兩全其美的好事嗎?
第五個坎兒:藏友難交心,論壇變戰場。
前面說了鑒定難、買賣難、合法收藏難,但還有個藏在圈子深處的問題,常常被忽視:藏友之間那份心氣兒,太難平順了。你要常逛那些收藏論壇、網站,就會發現有些藏友的素質,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稍微跟他意見不合,哪怕只是委婉提點看法,立馬就跳腳罵娘,什么難聽話都往外蹦,一點修養都沒有。
說起來號稱八千萬藏友,真正摸到門道的,其實沒多少。收藏這事兒,說到底是個修身養性、磨練眼光的行當。
最要緊的,是咱們藏友自己得沉下心來,多學點真本事,提升點文化素養,遇事多講點理,少動點氣。整個子的風氣正了,水才能慢慢清起來。等到那一天,咱們手里的老物件,才能真正活起來,煥發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