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吵得挺熱的“天價耳環”事件,終于有了明確說法。7月16日,四川雅安的聯合工作組發了通報,把大家關心的幾個問題都查清楚了,從違規經商到耳環真假,一條條說得明明白白。這事兒從發酵到出結果,網上討論就沒斷過,現在,真相終于出來了,讓人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先說說最讓人好奇的“天價耳環”。之前網上傳黃楊某甜戴的耳環是“天價”,還猜是不是和家里的特殊背景有關。這次工作組專門去核實了,結果挺出人意料:那個耳環是她媽媽司某霞的朋友2016年送的,就是個仿大牌的飾品。為了弄清楚耳環的真假,5月29號,工作組還陪著黃楊某甜的父母-------楊某夫婦把耳環送到國家珠寶玉石首飾檢驗集團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耳環是玻璃做的。而且,工作組查了一圈發現,楊某夫婦和家里人在國內的這個大牌專柜中,壓根就沒有消費記錄。這么一看,所謂的耳環“天價”,其實是傳言傳岔了,耳環就是個普通仿品。
再說說黃楊某甜的父親楊某在雅安工作時的事兒。楊某2011年4月到2017年3月,先后在雅安的城管執法支隊和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上班,這兩個地方一個是參公單位,一個是科級事業單位。2015年1月,楊某跟另外3名公職人員,用各自親屬的名義開了家公司,叫雅安尚品商務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32萬,實際只繳了8萬,楊某用他妻子司某霞的名字占了25%的股份。公司做的是會務、展覽、賣預包裝食品這些業務,2017年5月就注銷了。這期間公司總共收入82.98萬,利潤12萬,楊某他們4人借著工作方便幫公司攬業務,最后按股份各分了3萬。
因為這事兒,監察機關已經將楊某那3萬違法所得沒收了。另外3個人,紀檢機關也給了黨紀處分,違紀所得也全沒收了。畢竟,公職人員按規定是不能隨便經商辦企業的,更不能利用工作便利謀私利,這事兒查得還算清楚。
還有個事兒是黃楊某甜的父親楊某隱瞞違規生育二孩的問題。2010年10月,他考雅安的公務員,2011年2月單位考察的時候,還有在雅安工作期間,都沒說自己2011年1月在深圳生了二孩,后來,也就是2013年8月,他才在妻子的河南老家給二孩上的戶口。按規定,這種情況本應該辭退或者清退,但因為他早就辭聘了,而且當初關于違法生育的處罰規定現在已經廢止了,所以,按現在的法律政策,沒法再處理這事兒了。
另外,通報里還說了,楊某和妻子現在戶口都不在四川,家里也沒人是公職人員。他在雅安工作時沒經手過災后重建的項目、資金和慈善捐款,也沒從這些地方撈好處,其他公司也沒在雅安做生意,查下來沒發現別的違法違規行為。
以上就是四川雅安的聯合工作組所發的通報內容摘要。
這個通報一出來,網上的討論更熱鬧了,不少人都在理性分析。
有人說:“公職人員經商這事兒確實得嚴管,不管用誰的名義,借著工作便利賺錢就不對。雖然楊某已經辭聘了,但違法所得沒收,其他人受處分,也算有個交代。就怕還有沒查到的,制度得扎緊點,別讓‘曲線經商’有空子鉆。”
也有人聊到隱瞞生育:“雖說現在相關規定廢了,沒法處理,但當初故意隱瞞總是事實。考公和工作時都得誠實吧?這事兒提醒單位考察得更細點,不能光看表面,不然容易漏了問題。”
關于“天價耳環”,評論里挺多反轉的聲音:“之前傳得神乎其神,說是什么大牌奢侈品,結果是玻璃仿品,看來網上的瓜不能亂吃。不過也多虧了大家盯著,才逼著把真相查清楚,這樣的監督作用還是挺重要的。”
還有人關注整體的處理結果:“工作組把能查的都查了,從公司到耳環再到家庭背景,一條條說明白,態度還是挺誠懇的。現在信息公開了,大家的疑慮也能消消了,總比捂著蓋著強。”
也有網友提到公職人員的監管邊界:“不管是不是在職,只要在任時犯了錯,就得有說法。楊某辭聘了,但違規所得沒跑,這挺好。關鍵是怎么從源頭預防,讓公職人員不敢動歪心思,這才是根本。”
其實,這事兒看下來,最讓人覺得踏實的是調查結果的公開透明。網上的傳言再熱鬧,最終還是得靠事實說話。公職人員的行為得在陽光下曬著,有問題就查,沒問題也說清楚,這樣才能讓大家信服。而咱們在網上看事兒的時候,也不妨多等一等官方消息,別被傳言帶著跑,理性看待每一個細節,這或許也是這次事件能給大家的一點啟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