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期,特朗普宣布自 8 月 1 日起對歐盟輸美商品征收 30% 關稅,美歐貿易關系瞬間劍拔弩張。
馮德萊恩(資料圖)
美歐貿易爭端由來已久,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多年來,雙方在諸多領域存在分歧。美國此前已對歐盟鋼鋁產品征收 50% 的關稅,汽車領域征收 25% 的關稅,對多數其他商品征收 10% 的 “基準關稅”。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 5 月德國對美出口下滑 7.7%,降至三年多來最低水平。長久以來的貿易摩擦不斷積累,此次 30% 關稅的宣布,無疑是給本就緊張的美歐貿易關系火上澆油。
這 30% 的關稅,對歐盟經濟的沖擊不容小覷。從產業角度來看,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指出企業成本已達數十億美元且還在增加。德國機械工程協會認為對輸美產品征收此關稅將危及眾多企業生存。歐盟對美出口較多的藥品和汽車產業首當其沖。愛爾蘭藥品出口占總出口的 55%,對美出口占其 GDP 的 18%;德國近四分之一 (22.7%) 的出口總額流向美國。一旦關稅生效,愛爾蘭和德國經濟可能遭受嚴重損失。而且,歐盟作為一個整體,2024 年美國是其最大出口貿易伙伴,占歐盟出口總額的 20.6%,如此高比例的出口依賴,使得歐盟經濟在面對美國關稅大棒時十分脆弱。
馮德萊恩(資料圖)
面對美國的這一舉措,歐盟內部態度不一。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13 日表示,將對美國的關稅反制措施實施時間推遲至 8 月初,以便爭取更多時間進行協議談判,同時也表示會繼續準備進一步的反制措施。她強調歐盟始終尋求與美國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然而,法國總統馬克龍譴責美方威脅言論,強調若雙方未能達成協議,歐盟將 “動用所有可用的手段,加緊準備切實的反制措施”。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朗格也呼吁歐盟立即采取反制措施,警告最糟糕的情況尚未到來,歐盟不應繼續等待。這種內部的分歧,無疑增加了歐盟應對美國關稅的復雜性。
從美國方面看,特朗普宣稱歐盟的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導致美國出現對歐巨額貿易逆差,雙方關系 “遠非互惠互利”。但美國加征關稅這一行為,不僅會損害歐盟利益,也會反噬自身。德國聯邦經濟部長賴歇就指出,美國所威脅征收的關稅不僅會損害歐洲出口企業,還會 “對大西洋彼岸的經濟和消費者產生重大影響”。美國消費者或將面臨物價上漲的壓力,因為進口商品成本增加,最終可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美國相關產業的供應鏈也可能受到沖擊,畢竟歐盟是美國重要的貿易伙伴,雙方經濟聯系緊密。
馮德萊恩(資料圖)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美歐之間的談判至關重要。8 月 1 日的關稅生效節點日益臨近,留給雙方的時間不多。歐盟若想維護自身利益,在談判中需堅守底線,同時協調內部立場,形成統一且有力的談判陣營。而美國也應認識到,貿易戰沒有真正的贏家,通過平等協商、互利共贏才是解決貿易爭端的正確途徑。未來美歐貿易關系走向何方,全球都在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