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康熙帝是乾隆帝的祖父,不過康熙帝子嗣眾多,他的一位兒子比乾隆帝還要小幾歲。本文的主角就是康熙帝的這位幼子,別看他年紀小,生母的身份也不高,但卻深受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喜愛,歷經三朝,備受榮寵。那么,康熙帝這位最小的兒子到底是誰,又有著什么樣的人生經歷呢?
一、二十四子
康熙帝共有三十五個兒子,不過有十一位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因此沒有序齒,這樣算來參與排行的有二十四位。而本文的主角就是康熙帝最小的兒子,即二十四阿哥胤祕。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五月,已經六十三歲的康熙帝老來得子,庶妃陳氏為他生下了皇二十四子,后按照皇室命名規則,取名為胤祕。
胤祕的生母陳氏應該是個漢家女子,其父名叫陳岐山,身份并不算高貴。陳氏在宮中的地位也不高,在康熙朝居然是個沒有品級的庶妃,雍正帝即位后晉封為貴人,死后才被追封為嬪。不過,康熙帝還是非常喜歡這個幼子的,經常將他放在自己的身邊,就像雍正帝所說的那樣,“(胤祕)素為皇考之所鐘愛”。
二、成為親王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病死,他的第四子胤禛繼承皇位,即雍正帝。此時的胤祕只有七歲,雖然是新皇帝的弟弟,但比雍正帝的第四子弘歷還要小五歲。因此,雍正帝仍然讓胤祕住在宮中,并讓他與自己的皇子們一起學習生活。雍正四年(1726年),允祕(為避諱雍正,改胤為允)的生母陳氏病死。
允祕雖然沒爹沒娘,但在皇兄以及皇侄的照顧下逐漸長大成人,雍正帝開始給允祕安排一些工作,比如在雍正九年(1731年),他就奉命前往太廟舉行祭祀活動。兩年后,雍正帝對允祕的表現非常滿意,就下旨給宗人府,“數年以來,在宮中讀書,學識亦漸增長,朕心嘉悅,著封親王”,其實允祕學習并不刻苦,但還是被封為諴親王。
三、備受榮寵
有人可能覺得允祕是康熙帝的兒子,封個親王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不然,康熙帝的兒子很多,但并不是都封為親王,特別是在雍正帝統治期間,與諸兄弟的關系十分緊張,有些被封為郡王,有些甚至只是貝勒。與允祕同時受封的還有他的兩個侄子,即弘歷、弘晝,可見雍正帝對允祕的寵愛,與自己的兒子是一樣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病死,乾隆帝繼承皇位,直到此時允祕才離開皇宮,到新分配的王府中居住。與此同時,乾隆帝還給小叔叔安排兩位翰林院的官員進行輔導。之后,允祕管理過御書處、宗人府、玉牒館,還擔任過鑲白旗蒙古都統、正白旗滿洲都統等職。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月,允祕病死,終年五十八歲,乾隆帝賜予“恪”的謚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