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持續高溫,市民親水熱情高漲,多處天然河湖成為“戶外玩水勝地”。然而記者走訪發現,不少市民在消夏娛樂時忽視了安全:在非親水區域游泳、夜間游泳、登高跳水、兒童不帶泳圈、槳板不避讓游船等危險行為屢見不鮮。
7月12日晚9時許,豐臺區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內的小龍河發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意外。 一名中年男子在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為戶外水域的安全問題敲響了沉重的警鐘。
據現場目擊者描述 :“溺水者是一名四五十歲的中年男子,騎電動車來的公園,后座上還放了一個西瓜。他應該是第一次來,因為下河前還問別人水有多深。”據了解,男子被救上岸后,有熱心群眾立刻為他做了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救護車也及時趕到,但都無力回天。不少路過市民聞訊嘆息,“一條命就這么沒了,西瓜還在車座上放著……”
7月15日,記者重返現場時看到,河邊已拉起警戒線并設置“水深危險請勿靠近”的警示牌,保安人員也在現場值守。但仍有不少市民對此置若罔聞,在河邊聊天、休憩,將這里當作休閑場所。更有野泳者反懟記者:“哪條大河沒淹過人?”。據了解,小龍河水質為中水,并不適合游泳。
現場保安表示,他們只能以勸阻為主,但常常遭遇無視甚至辱罵。“我們沒執法權,管不住這么多人。”保安無奈地說。
隨后,記者又來到東城區南護城河邊。看到在龍潭公園東門外的南護城河水域,幾位跳水愛好者利用鐵架子、木板和椅子等工具在石欄桿上搭起一塊距離水面約3米高的簡易跳臺。游泳者輪番站上跳臺,一個接著一個縱身躍入水中,激起大片水花。顯然,沒人在意這個簡易跳臺的潛在危險性。
當記者詢問水深時,游泳者滿不在乎地表示“有兩米七八”,還透露經常有小孩在此游泳,甚至有人從更高的橋上跳下。
記者注意到,跳水、嬉水的現象在什剎海、頤和園的如意門外都很常見,有的地方,水深難以預測,或是水域情況極其復雜,并不是所有野泳者都能應對自如。
玩水請到正規場所,禁止野泳
享受清涼時請牢記“四要”
要觀察警示標識
要穿戴救生裝備
要避開深水區
要照看好同行者
生命防護最終取決于
每個人的安全意識
讓親水成為愜意而非冒險
畢竟,最美的夏天是
平安歸家的夏天
來源:北京日報,微豐向(原新豐臺)整理,轉載請注來源;文章內容僅為傳遞信息,文中內容和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目的僅在于為大家的思考和研究提供資料,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政策依據。
若信息有誤,請以官方為準;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有突發事件在微博上@新豐臺網 就有可能上頭條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