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楊崇云攝影報道)近日來,筆者走進云南大觀樓拍攝荷花,大觀樓荷花以'一頃琉璃碎晚風,萬柄紅翠立當中'的盛景著稱,其美句既有古典詩詞的意境,又融合了現代游賞的鮮活體驗。
大觀樓位于昆明滇池邊大觀公園近華浦內,與太華山隔海相望,是云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全木結構建筑。樓高三層,四方三重檐木攢尖頂木結構建筑,形式古雅,受中原古建風格影響,結合本土民族特色形成了云南特有的建筑風格。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巡撫王繼文始建大觀樓,因登樓可見遠山近水,蔚為大觀而得名。咸豐五年:(1855年),晉寧籍兵部侍郎何彤云,一次侍值南書房,清文宗詢問他滇池的形式,何彤云談到在大觀樓上觀滇池,無風的時候都有三尺浪,有風的時候更是浪高千層。咸豐皇帝聽后十分高興,親題“拔浪千層”四字,賜滇制匾,現仍懸掛于大觀樓二樓。
大觀樓正面兩側懸掛由清孫髯翁所撰、趙藩工筆楷書180字長聯,上聯寫登大觀樓騁懷,所見到“五百里滇池”的風光,下聯抒發對云南“千年往事”的無限感慨,情景交融,對仗工整,詞采艷麗,氣魄宏大。孫髯翁長聯一出即驚動四方,人們爭相傳頌,名揚天下,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毛澤東同志評價長聯“從古未有,別創一格”。樓藉聯顯,聯憑樓傳,從此,聽聞長聯者莫不以登樓一睹為快,大觀樓從此與岳陽樓、黃鶴樓等并稱中國四大名樓。
編輯:尹達天
執行編輯:李瑜玲 黃志民 張宏坤
審核:吳敏昆
終審:主編 尹紹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