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把時間線捋一捋——今年NBA休賽期最戲劇化的操作之一,非掘金搞定瓦蘭丘納斯莫屬。
這事兒一開始差點黃了:瓦蘭被交易到掘金后,他經紀人沒和掘金商量,直接跑去和希臘帕納辛奈科斯談合同,甚至瓦蘭本人都去了雅典,差點就放棄NBA合同回歐洲。結果掘金硬氣了一把:"想走?沒門!"不僅明確不放人,還把他下賽季合同轉為全額保障,這才把人留住。7月14日,掘金官方社媒終于發了歡迎瓦蘭的動態,這場"留人大戰"才算塵埃落定。
但說句實話,掘金這么拼著留瓦蘭,真不是意氣用事——上賽季他們季后賽吃過大虧。半決賽搶七輸給雷霆,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輪換太薄,全場基本就6.5人打,約基奇累得差點脫力。今年休賽期,他們先是送走季后賽拉胯的波特,換來了卡梅隆?約翰遜;又簽回舊將布魯斯?布朗補鋒線;最后重中之重,就是解決替補中鋒的"老大難"問題。
之前掘金替補中鋒是誰?是那個賽季后半段根本上不了場的薩里奇,場均就3.5分3.1籃板,命中率才36.2%,季后賽直接隱身。而瓦蘭上賽季場均10.4分7.7籃板2.0助攻,命中率55%,這數據對比,高下立判。
現在問題來了:約基奇(211公分)和瓦蘭(同樣211公分),倆大中鋒能共存嗎?
咱先看約基奇的"特殊屬性"。舉個例子,巴黎奧運會美國打塞爾維亞,約基奇在內線被對手空切球員圍堵時,還能小范圍轉身后仰跳投;第四節他扛著人拋投不中,籃下的隊友穩穩卡位補籃。這說明啥?約基奇的進攻路線根本不依賴"內線必須空",就算瓦蘭站內線,他照樣能玩出花來。
再看塞爾維亞打法國熱身賽,約基奇面對文班亞馬+戈貝爾的"長人墻",該強打籃下還是強打,該拉到外線投三分還是投。換句話說,約基奇既能當"技術型4號位"在高位策應,也能自己拉空間,和另一個大中鋒搭檔完全沒問題。
那瓦蘭能給約基奇補啥?他最大的優勢是"傳統中鋒的扎實基本功":背身單打能轉身后仰,勾手投籃穩得很;籃下吃餅也不含糊(比如接后衛突破分球暴扣);中距離有準頭(雖然三分場均0.7個,但罰球命中率87.9%的中鋒,誰敢說他沒投射?);最關鍵的是,他搶進攻籃板賊積極,上賽季場均7.7籃板里,有不少是二次進攻的機會。
這么說吧,約基奇下場休息時,瓦蘭能自己扛著打,幫球隊咬住比分;約基奇在場時,瓦蘭可以當"藍領吃餅",或者在低位吸引包夾后分球(比如他之前在國王時和小薩博尼斯的內傳內助攻)。這倆要是同時在場,聯盟能在身高上跟他們硬剛的,也就火箭(亞當斯+申京+卡佩拉三塔)、雷霆(霍姆格倫+哈滕)等少數幾支球隊。
但咱也得說點實在的——這對雙塔不是沒短板。約基奇防守一直被詬病,瓦蘭又是傳統站樁型中鋒,腳步慢,容易被小個子后衛點名軍訓。所以掘金新賽季的常規打法,大概率還是約基奇打5,戈登打4,瓦蘭當替補。雙塔組合更多是"秘密武器":打火箭、雷霆這種內線強隊時拿出來拼身高,打投射差、速度慢的隊時用雙塔碾壓,遇到太陽、獨行俠這種"小快靈",雙塔反而得收著用。
不過話說回來,這"秘密武器"太重要了。要是沒瓦蘭,約基奇的替補只能是二年級并且上賽季一場沒打的達隆-霍姆斯二世,到了季后賽又得打滿48分鐘,上賽季被雷霆拖垮的教訓還歷歷在目。現在有了瓦蘭,約基奇能多歇10分鐘,季后賽體力優勢就出來了。
最后再對比下西部其他隊的內線:火箭三塔有高度但自主進攻差(申京是模板但影響力不如約基奇,亞當斯只會護框);雷霆雙塔對抗弱(霍姆格倫太瘦);獨行俠有萊夫利+伍德+AD,但默契度存疑;快船有祖巴茨+大洛佩斯,但大洛的年齡擺在那,而且多樣性強不過掘金。綜合來看,掘金這對雙塔在進攻端的威脅,確實能排西部前三。
強扭的瓜不一定甜,但至少解渴。瓦蘭這事兒鬧了一圈,最后能留在掘金,對雙方都是好事——瓦蘭有了穩定的NBA合同,掘金有了沖冠的關鍵拼圖。下賽季西部內線大戰,掘金這張"雙塔牌",夠其他隊頭疼的了。
你說,這對雙塔能幫掘金重返總決賽嗎?我看,概率不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