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洋快餐”的代表,肯德基2025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大陸有11943家門店,而同期麥當勞是7000家,不到肯德基的60%。而在全球市場剛好相反,肯德基的全球門店數(shù)量只有麥當勞的60%。
業(yè)界公認,肯德基在中國市場表現(xiàn)格外突出的重要原因(并非唯一),是其本土化策略做得更好更徹底。
此時此刻,我打開肯德基APP看到的宵夜選擇有炸香腸、年糕串、炸雞架、蜜桃生耶拿鐵,都是極具“中國特色”的食物,可以說一點都不洋,白天你甚至還能在肯德基吃到米飯……
作為對比,此時此刻我在麥當勞APP看到的宵夜選擇就只有非常典型的美式炸雞漢堡薯條。
當然,我還沒有自不量力到要去指導肯德基麥當勞怎么做生意的程度。舉上面這個例子是想說明一點:
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后引入一些“中國血統(tǒng)”的產(chǎn)品,看起來會損失一些“洋氣”,招致一些批評,但也可能因此把生意做得更大,這是有實際案例可供參考的。
近日,“洋品牌”山姆會員店因為引入好麗友、溜溜梅等中國大眾品牌產(chǎn)品,受到很多用戶的批評。大家不爽的邏輯是:
如果山姆會員店賣的是家門口小超市就能買到的東西,那我干嘛還要交一年幾百塊的會員費去你一個洋品牌商場買東西呢?
這種不爽是非常有道理的。引入“大眾化”的、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產(chǎn)品,必然會弱化山姆會員店精選國際商品和定制化商品的品牌形象,也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傷害部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但是,從長期來看,無論是拓展門店還是提升營業(yè)額的角度,這個“主動服用中國水土”的選擇對山姆來說可能才是更加理性的。
實際上,山姆會員店的本土化工作在進入中國市場的一開始就做了很多,在中國山姆會員店熱賣的很多單品,比如麻薯、蛋黃酥、紅糖等,在美國的山姆門店是銷量很少甚至沒有的。如果把一家美國山姆門店的產(chǎn)品照搬到中國來,比如1公斤包裝的超大薯片、甜到一塊齁死三個中國人的糖霜蛋糕,一整排壓制腋臭的各種噴霧,那它早就倒閉滾蛋了。
所以說消費者的心態(tài)很多時候是矛盾而不自知的,既希望洋品牌夠洋氣,夠與眾不同,又希望洋品牌能兼顧中國用戶的消費習慣。作為消費者,這種既要又要的想法完全沒有錯,只是它經(jīng)不起仔細的審視推敲,那樣會自尋煩惱。
利益相關(guān)聲明:
本人既不是山姆會員店用戶,也沒有接受山姆會員店的任何廣告投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