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國際局勢風云突變。西方30國集結成聯盟,特朗普對俄羅斯態度大轉彎,從競選時的“24小時解決俄烏沖突”到如今強硬推關稅和軍援烏克蘭。中國在這個當口對俄羅斯表達了“最穩定、最成熟、最具戰略價值”的支持,讓普京在重重壓力下有了底氣。這場大國博弈,牽動全球目光,到底誰在下一盤怎樣的棋?
2025年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宮拋出重磅聲明,宣布北約將向烏克蘭提供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在內的先進武器,費用由歐洲盟友買單,總額高達數十億美元。這些導彈預計幾天內運抵烏克蘭,生產任務落在美國軍工企業肩上。
數據顯示,美國計劃下一財年采購13773枚“愛國者”導彈,總值超13億美元,遠超原計劃的四倍。這不光是為了烏克蘭,還關系到美國在中東駐軍的防御需求。特朗普的算盤打得精:美國出技術,歐洲出錢,軍火商賺得盆滿缽滿,同時還能壓俄羅斯一把。
與此同時,特朗普對俄羅斯下了最后通牒:50天內不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對俄實施100%關稅。國會還在推進一項法案,針對購買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鈾的國家,關稅最高可達500%。2024年,俄羅斯能源出口總額2824億美元,其中中國占33%,印度25%,土耳其22%。
一旦法案通過,這三國的企業將面臨巨大成本壓力。特朗普這一招,擺明了想掐斷俄羅斯的財政命脈,逼它在談判桌上讓步。相比直接制裁俄羅斯,他更想通過“次級制裁”讓其他國家選邊站,間接削弱俄羅斯的戰爭資源。
歐洲這邊也不甘示弱。7月11日,德國國防部少將弗羅伊丁公開表示,俄羅斯在戰場上進展明顯,烏克蘭急需能打擊俄軍倉庫和指揮部的遠程武器。德國決定月底前向烏克蘭提供數百枚導彈,型號雖未公開,但外界猜測可能是射程500公里的“金牛座”巡航導彈。英國則出資16億英鎊,采購5000枚防空導彈,支援烏克蘭。
北約秘書長呂特透露,加拿大、芬蘭、荷蘭等國也加入軍援行列。法國總統馬克龍牽頭“意愿者聯盟”,總部設在巴黎,計劃將維和部隊規模從旅級擴至軍團級,人數達5萬人,準備在俄烏停火后進駐烏克蘭。這支部隊由北約統一指揮,英國首相斯塔默表示指揮架構已基本敲定。
俄羅斯這邊,普京早有準備。7月初,他簽署新法,允許非俄羅斯公民加入軍隊,重點瞄準中亞和南高加索的雙重國籍人士,為俄軍補充兵源。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公開支持俄羅斯,提供1200萬枚炮彈,并計劃派遣3萬士兵參戰。
這些物資和人員通過海路運往俄羅斯遠東港口,極大緩解了俄軍的后勤壓力。韓國情報機構的數據顯示,朝鮮的軍事支持在2025年上半年顯著增強,俄軍在頓巴斯地區的火力優勢因此得以維持。
中國在這個關鍵時刻站了出來。7月13日,外交部長王毅在與俄外長拉夫羅夫會面時,明確中俄關系是“最穩定、最成熟、最具戰略價值”的大國關系。所謂“最穩定”,是指即使面對西方制裁和外交壓力,兩國依然保持高層互動和經貿往來。2024年中俄貿易額突破2000億美元,2025年3月單月中國對俄出口77.7億美元,同比增長2%。
“最成熟”體現在雙方在能源、軍事、經貿領域的長期合作機制,比如11次聯合軍演,涵蓋海空多個領域。 “最具戰略價值”則指向中俄在全球多極化中的協調作用,共同抵制單邊制裁和霸權主義。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也重申,關稅戰沒有贏家,解決烏克蘭問題只能靠對話談判。
全球局勢在2025年7月的轉折點上懸念叢生。西方30國聯盟氣勢洶洶,特朗普的變臉和關稅大棒讓俄羅斯壓力山大,但中俄的“三個最”給普京撐了腰。這場博弈誰能笑到最后?是西方的軍援和制裁占上風,還是中俄的戰略協作更勝一籌?大家怎么看?歡迎留言聊聊你的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