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老鄉們注意了,這波高溫來頭不小。
未來三天日頭毒得很,最高溫36到38℃。大太陽底下曬一天,地里的莊稼可遭罪了。
玉米葉子要打卷,蔬菜苗兒蔫巴巴的沒精神。
山區種果樹的,得防著果子被曬出“黑斑”。
平原種水稻的,田里水可不能斷,不然稻根要渴壞。
湖邊種蓮藕的,雖說水多,但高溫一蒸,荷葉也容易被“烤焦邊”。好多老鄉問,天氣預報報的溫度,咋和地里感覺不一樣?咱在太陽底下干活,周圍地面冒熱氣,體感溫度比預報高好幾度呢。
莊稼跟人一樣,熱狠了也得“中暑”,得趕緊想辦法降溫。
老把式有經驗,以前用秸稈蓋地表,能給土地“遮陰涼”。
現在科學種地,建議秸稈覆蓋后,再澆點涼水,別在正中午澆,早晚澆合適。大棚種植的老鄉注意,棚頂該拉遮陽網了,別讓塑料布把熱氣全悶在里頭。
還要檢查大棚通風口,保證熱氣能散出去,別把苗子悶壞了。有些老鄉覺得,等明后天降雨就好了,可別這么想。
降雨前這幾天高溫最關鍵,莊稼撐不住,后面下雨也難緩過來。
山區地勢高,澆水不方便,更得提前把保濕做好,挖點淺溝引水,別讓果樹旱著。平原稻田要保持水層,水深5到10厘米,既能降溫又能保墑。湖邊蓮藕塘,要及時清理枯葉,讓空氣流通,減少病害發生。
可能有老鄉嫌麻煩,覺得年年高溫都這么過來了,能有啥大事?可今年高溫持續時間長,晚上溫度也高,莊稼晚上沒法“歇口氣”,損耗更大。我個人認為,提前做好防護,比等莊稼受災了再補救強百倍。
這兩天趕緊下地轉轉,看看哪塊地旱得厲害,先救急。
村里要是有共用灌溉設備的,提前跟鄰居商量好,別耽誤澆水。家里有電動噴霧器的,給葉面噴點清水,既能降溫又能補水分。但記住,別噴太勤,免得葉子爛了。
還有育苗的老鄉,小幼苗更嬌氣,最好搭個簡易遮陽棚,哪怕用舊床單也行。等18號東風帶來雨水,高溫能緩和些,但降雨后也別大意。那會兒濕度大,容易滋生病蟲害,得提前準備好防治措施。
現在最緊要的,就是跟這波高溫搶時間,護好地里的莊稼。每個村子情況不同,老鄉們根據自家地塊的位置、種的作物,靈活調整辦法。老經驗加上新法子,雙管齊下,才能讓莊稼少遭罪。
這場高溫“硬仗”,咱們提前準備,心里就有底。趕緊行動起來,別讓辛苦種的莊稼被太陽“烤糊了”!關注網易號,后續還有降雨后田間管理的詳細法子。
莊稼是咱的心血,護好它們,就是護好咱的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