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入伏了,今年三伏天整整40天,老鄉們得早做準備。老話說“三伏澇不澇,就看六月廿二”,今兒個這天氣可關鍵著呢。
要是六月廿二下雨,后續雨水可能多,低洼地得防著內澇。田里的二季水稻、玉米正灌漿,雨水足是好事,可別澇壞了根。要是這天晴熱,副熱帶高壓一強勢,伏天怕要熱得冒油。
豆子、棉花開花結果時最怕旱,沒水可咋長好?“廿二龍在天,秋收不用愁”,下雨意味著莊稼有水喝。但雨太大也麻煩,堂屋進水雖忙,卻也是給地灌了救命水。
老一輩看云識天氣、用草木灰防潮的土辦法,其實挺管用。
咱現在可以結合科學,比如提前挖好排水溝,加固棚架。山區種果樹的老鄉,注意坡地排水,別讓雨水沖了根系。平原種玉米的,要是伏天旱,得盯著墑情,該澆水就趕緊澆。
湖區種水稻的,管好田里水位,別澇著也別旱著。我個人覺得,不管天晴下雨,提前打算最要緊,別等受災了才著急。
就像“六月廿二一日晴,田中五谷多不結”,旱情苗頭得早防。未來幾天先看看今兒個天氣,要是晴,防曬抗旱物資得備齊。
要是下雨,檢查家里排水,田里溝渠也得通一通,別堵了。
農時不等人,伏天雖熱,活計可不能耽誤,莊稼等著咱們管呢。往年有老鄉沒留意旱情,結果棉花結鈴少,收成受了影響。咱可不能馬虎,該澆水的澆水,該排水的排水,一樣不能落。
現在趕緊看看自家田,水利設施有沒有問題,該修的修。遮陽網、防曬衣準備好,伏天干活別中暑,身體是本錢。結尾也給大家提個醒,不管三伏天雨水多還是少,咱提前按農諺做準備,莊稼才能長得好,秋收才能谷滿倉。
現在就行動起來,把該做的活計提前安排,別等天氣變了手忙腳亂。大家也可以在評論區說說,你們那邊六月廿二啥天氣,往年伏天都是咋應對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