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就開始炒樓市會有棚改貨幣化和政府大規模收儲。
周二,中央城市會議通稿發布!傳的小作文一個都沒實現。
很多人還指望著拉房價,甚至有人一個勁的鼓吹:房價不漲,內需就起不來,經濟好不了。
這種人不是蠢就是壞!
當然,這樣的人往往從事的工作是:房產中介,外資機構,國內金融機構等。
站在他們的角度上,當然希望國家放水拉抬房價了。
還有另外一些人說,房價不漲,股市也不會漲。
這簡直就是愚蠢至極。
很多人看了會議之后,覺得好像沒啥新意,似乎都些老生常談的事。然而,或許10年之后,人們才會意識到這場會議的重要性。
因為它本質上是解放生產力的一場重大變革。
帶著這些問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樓市落,股市起的資金面邏輯
任何資產的價格說到根上就是看有沒有資金不斷流入。
在增量資金不足的情況下,資產與資產之間就是競爭關系。
假設社會上一共只有10萬億資金,流入樓市8萬億,股票、債券等其他資產就只有2萬億的規模。
反之,如果流入樓市的資金減少,其他資產就能獲得更多資金。
而資金流向什么資產,很大程度上在于管理層如何引導。
過去這20多年,管理層將資金主要向樓市引導。
中國樓市巔峰時刻的總市值是450萬億。
而現在股市的總市值只有100萬億,流通市值是80萬億左右。
中國的債市是190萬億。
很顯然,中國樓市的市值占比過于畸形,搶奪了社會大部分資金。
之所以樓市有這么多資金追捧,是因為國家發展的早期,需要先做基礎設施的建設。這些建設跟土地綁定在一起,加上地方的收入來源主要是賣地,那么管理層就會引導資金進入樓市。
這次中央城市會議定調未來樓市主要是存量優化,而不是繼續擴張,這就意味著房價沒有大漲的空間了。
我們都知道,貨幣會不斷超發,那么未來超發的貨幣會更多進入其他資產中,這其中股市會接受很大一筆注入。
現在美國樓市的市值是52萬億美元,而美國股市市值是60萬億美元左右。
未來,中國的樓市和股市市值的比例大概率也會奔著美國的方向走。
二、這是一場提升勞動者效率的革命
中央城市會議并非只是關于樓市的會議,它是一場關于提升效率的革命。
現在的樓市已經嚴重束縛了生產率的提升。
房地產既有實體經濟的一面,也有虛擬經濟的一面。
實體的一面是在修建的過程中能帶動GDP增長。虛擬的一面就是房子的金融屬性膨脹。
當全國人民都熱衷于炒房的時候,請問誰還有心思踏實工作和創業?
所以,我們國家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脫虛向實,主要針對的就是房地產。
只不過那個時候,居民沒把這當回事,還在玩命的買房。
當房價被炒到天上的時候,大部分還沒有買房的人只能忍受更高的房價和租金。
當年輕人工作一輩子都買不起房的時候,請問他們還會努力工作嗎?即便努力工作,他們還舍得消費嗎?
房價上漲只會暫時刺激消費,因為買了房的人會產生財富效應。但漲價過度之后,整個社會將失去活力。
我們可以想想香港。其經濟本來是很好的,可在超級地租下,第?產業消失了,第?產業消失了,最后連依附于?級服務業的中產階級也快要消失了。
超級地租,是指由居民承擔的,超越合理?平上限的, ?于購房(供樓)或租房的?出。通常,我們將居民收?之30%定義為居住?出合理?平上限。
國內恐怕很多地區早就超過合理水平了。
當下,一線城市的社零增速就持續低于全國水平。
如果還讓房價繼續漲,你敢想象會發生什么嗎?
我們能看到,現在政策明顯對于房價已經不著急了,只要不大跌,大概率不會有增量政策了。
三、這是一場提升生產要素效率的革命
土地本身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產要素。
經濟要更好的發展,需要管理層做好城市的大統籌。
這次會議不是提到未來的主旋律是城市更新嗎?
大家可以看看各個城市的老城區,是不是很多破破爛爛的房子?
最典型的就是北京的胡同。
放著這么好的地段不開發,難道是腦子有病?
當居民都指望高額的拆遷賠款時,拆得動才奇了怪了。
為啥美國不修高鐵?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的土地是私有化的,美國政府拆不起。
很明顯,這都浪費了土地的效率。
好的土地沒有被開發,劣質土地卻被開發出來。
還有些開放商為了抬高房價,捂盤惜售!當年李嘉誠拿了地都不蓋。等到地價漲起來,轉手就賣了。
你可以說他精明,但這就浪費了這塊土地應該釋放的價值。
地方政府也同樣如此,由于他們的收入大都來自于賣地。為了獲得一個好的價格,他們每年批出來的地就摳摳搜搜。
為了釋放土地的生產力,未來還要進行更加徹底的稅改。
當地價被炒高后,企業將承受更高的成本,對于我們產業升級十分不利。
你可以想象一下,假設你開一家便利店,租金5000元,毛利1萬元。把其他成本除開后,還能賺幾個錢?
然而,房東又做了什么?創造了什么價值?
任何人都想當包租公,因為可以不勞而獲嘛。
但當包租公分走的利潤太多時,對整個社會是不利的。
相比而言,股票本身不是生產要素,即便是把股價炒高,對生產要素的效率并沒有影響。
因此,股票接力樓市成為居民財富蓄水池是大勢所趨。
四、房子回歸消費屬性
我在給大家分析政策時,很早就說過了,管理層現在就是要讓房子回歸消費屬性。
比如,多次會議中都提到了“好房子”。說明管理層依然堅持房住不炒。
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就不要指望房價還像以前那樣瘋漲了。
能止住不跌就是不錯的了。
當它拖去金融的外衣后,投資的性價比就很低了。
當然,買來住是另一外一回事。
當人們還在買漲不買跌的時候,說明金融屬性還很強。
大家好好品一品其中的味道吧。
當房子逐漸拖去金融屬性時,必然會有另外一種資產替代房子作為財富蓄水池的功能。
方向已經很明確了。畢竟管理層都在用真金白銀往里買,也在不斷的引導資金往里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