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昕迎
“持有的5萬股銀行股分紅了,今年最大的一筆股息收益約10萬元到賬,比收租還爽!這段時間持續的上漲我減倉了一部分,接下來安心持股收息,畢竟十年國債和存款收益都去到差不多1.6%了,4%股息率的銀行依然值得珍惜。”近日,90后股民劉林(化名)告訴時代財經。
在經歷了階段性上漲后,當下銀行板塊已成為A股市場中最具賺錢效應的板塊之一,吸引了不少投資者入場。7月16日,A股銀行板塊再度集體回調。但是截至當日收盤,銀行板塊內42只個股中,有33只年內漲幅超10%,其中廈門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青島銀行、民生銀行、浙商銀行6只銀行股年內股價漲幅超30%。
上市銀行分紅密集落地,銀行股股民也于近日迎來了“收紅包”時刻。以7月16日派息的寧波銀行為例,2024年度,該行年度現金分紅總額為59.43億元,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9元(含稅),1萬股即可獲得派息9000元。
從分紅時間來看,7月以來上市銀行進入密集分紅期,至少10余家銀行近日實施2024年年度分紅,其中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等大行。
股價屢創新高、分紅落地的同時,個別銀行股卻遭到股東減持。近日,齊魯銀行、杭州銀行等均公告,股東因自身發展需要、資產配置的需要等原因發起減持。與此同時,近日在銀行股階段性回調之際,仍有不少投資者計劃逢低點“上車”。股價誘惑疊加紅利效應,銀行股還能追高嗎?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股息率仍在4%
對于長期買紅利股吃股息的投資者來說,持有銀行股多年,他們嘗到了不少甜頭。作為一名有多年銀行股投資經驗的股民,劉林在幾年之前便建倉某股份行,至今持股約5萬股,目前浮盈已超30%,近日他的賬戶又有約10萬元的分紅到賬。
在紅利效應的吸引下,今年以來銀行板塊持續拉升,中證銀行指數繼2007年后重上8000點,A股銀行板塊總市值在二季度首破10萬億元,多只銀行股股價年內十余次創下新高。不過7月15~16日,銀行板塊連續兩日下跌,中證銀行指數兩日跌幅近2%,出現回調跡象。
盡管銀行股價近期出現回調,但不少收息的股民仍堅定持有。“每年安心收股息,現在股息率仍然在期望范圍之內,所以我想不到賣出的理由。”劉林向時代財經如此表示。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6日收盤,A股上市銀行中有25家股息率仍超4%,其中華夏銀行、平安銀行、南京銀行、交通銀行等7家銀行股息率超過4.5%。
不過,劉林直言,他時而會“活在股價上漲的恐懼之中”。“年內銀行股漲幅較大,分紅之后(我)依然準備復投,當下股息率還是比較高的,畢竟十年國債和存款收益都達到1.6%了,我沒有不繼續增加持股的理由。不過之前幾年一路買過來,持股成本很低,在當前銀行股價格高位復投,心里也會有點不適。”劉林稱。
在經歷一輪上漲后,當前銀行板塊整體估值水平有所抬升,股息率相比于此前已有所縮水。近日,另一名銀行股老股民王梅(化名)向時代財經表示,“23年4月的時候我就買入了一只國有大行股票,當時股息率還有6.5%,買入的時候只是想吃息。”
在持有了一年多的時間后,伴隨著A股銀行股的持續上漲,王梅早已在去年7月清倉并轉戰港股銀行板塊。“不想去冒股價下跌15%甚至30%的風險去圖4%左右的股息,銀行股息率不上6%我不會主動持有了,我的股票倉里已經放其它高股息板塊了,等什么時候銀行股息率回歸再觀察。”王梅如此表示。
個別上市銀行遭股東減持
除了像劉林、王梅一樣的銀行長期持有者,不少新手投資者也在今年順勢入場銀行股,通過波段交易賺取超額收益。
“4月下旬隨手買了些小銀行股票,拿到6月底賺了30個點左右出掉了。”來自北京的在校大學生陳月(化名)向時代財經介紹,她是一名去年下半年剛剛入市的小白,今年剛剛參與銀行股投資便嘗到了甜頭,“每天新高的感覺真好,當所有股票基金都背刺我的時候,銀行股不會。”她說道。
低估值是銀行股受到追捧的一大原因,值得注意的是,部分A股銀行股估值已迎來突破,在經歷了一輪上漲之后,杭州銀行、成都銀行等目前均已摘除“破凈”標簽。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6日,杭州銀行、招商銀行、成都銀行3只銀行股的市凈率(PB)超過1倍。
不過,除了上述3只銀行股,剩下39只上市銀行仍均處于破凈狀態。Wind數據同時顯示,截至7月16日,蘭州銀行、鄭州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貴陽銀行的市凈率均不足0.5倍。
值得關注的是,在股價屢創新高、分紅漸次落地的同時,近期個別銀行股卻遭到股東減持。
7月15日,杭州銀行公告稱,基于資產配置的需要,中國人壽擬在未來三個月內減持其持有的5078.94萬股杭州銀行股份,占比0.70%,擬減持股份來源為該行IPO前取得的股份,以及(上述股份)因該行上市以后資本公積轉增增加的股份。
杭州銀行股價于近日創下新高。據Wind數據,杭州銀行6月26日最高報17.85元/股,為階段性新高。截至7月16日收盤,杭州銀行報16.94元/股,以該收盤價來計,中國人壽此番減持將套現約8.6億元。
7月13日,齊魯銀行公告,該行股東重慶華宇集團根據自身發展需要,擬減持不超過6043.81萬股齊魯銀行股份,即減持比例不超過該行總股本的1.10%。
6月22日,長沙銀行公告稱,該行股東湖南三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基于自身資金需求,近期擬減持不超過3700萬股、總股本的0.92%的長沙銀行股份,擬減持股份來源為IPO前取得。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武澤偉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當前,上證指數站穩3500點,銀行板塊創出歷史新高。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對銀行股有分歧是正常情況,但是,考慮到銀行股整體市凈率依然遠低于1,因此我們認為銀行股未來依然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其進一步指出,目前銀行股股息率仍有4%左右,不僅遠高于長端國債收益率,同樣高于大多數行業板塊的(股息率),因此我們認為以銀行為代表的紅利資產依然處于價值洼地,具有不錯的性價比。
湘財證券7月13日一份研報指出,二季度以來,銀行板塊保持連續上漲態勢,近期銀行板塊出現調整,與6月末板塊出現的回調情況類似,是短期市場情緒到達高點后,資金風險偏好發生變動的體現,這與外部流動性預期變化有關。
該研報也認為,對于配置型資金而言,銀行股高股息與穩健屬性仍有吸引力,而險資仍是銀行股增量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在低利率環境下,利差損風險成為險企面臨的主要挑戰,今年以來險資頻頻舉牌銀行股,通過高股息權益投資提高長期資產收益率。隨著保費收入增長,增量資金有望繼續流向紅利板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