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文
2025年7月,俄烏戰場的硝煙再度彌漫全球視野。就在中東亂局吸引世人目光之際,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沖突卻悄然滑向深淵。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初,曾拋出“和平”橄欖枝,承諾將烏東領土劃歸俄羅斯,甚至拉攏普京重返G7,畫出一幅和解藍圖。
然而,短短半年,風云突變:美國宣布向烏克蘭輸送“愛國者”導彈,北約戰機公然攔截俄軍無人機,而俄羅斯則迎來朝鮮的“鐵桿援兵”——1200萬發炮彈與3萬精銳部隊。談判大門砰然關閉,俄烏沖突是否已站在大決戰的臨界點?
一、出爾反爾的特朗普
就在今年初,特朗普還高調表示要促成俄烏?;穑瑨伋鋈棾兄Z:烏東歸俄、烏克蘭永不入北約、俄羅斯重返G7。然而,7月,特朗普突然變臉,宣布向烏克蘭提供10套“愛國者”防空導彈,并計劃大規模增援武器。美國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放話:“未來幾天,武器將如潮水般涌入烏克蘭,改變游戲規則。”特朗普為何前后矛盾?
內政清算:特朗普上臺后,急于打破民主黨在援烏問題上的利益鏈,重塑共和黨主導的軍援格局,為此不惜用“和平”穩住俄羅斯,爭取時間整頓內部。
地緣博弈:通過短暫?;?,特朗普騰出手處理中東亂局,同時向歐盟施壓,要求其全額承擔援烏費用,挑撥北約內部裂痕。
敲打普京:當普京拒絕“和平”條件,持續在戰場上施壓,特朗普轉而加大軍援,試圖用武器洪流迫使俄羅斯重回談判桌。
然而,德國已公開拒絕出售“愛國者”系統,抱怨援烏已耗盡家底;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國對俄態度不明,甚至阻撓歐盟援烏計劃。北約內部的裂痕讓烏克蘭的未來如履薄冰。
二、雪中送炭的朝鮮
就在北約步步緊逼之際,俄羅斯迎來了一位“硬核盟友”——朝鮮。7月12日,朝俄外長級戰略對話后,金正恩擲地有聲:“朝鮮無條件支持俄羅斯?!?200萬發炮彈(占俄軍彈藥40%)與3萬精銳部隊的援助,如同雪中送炭。據俄方消息,朝鮮特種部隊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大放異彩,僅兩小時便突破烏軍雷區,殲敵300余人。朝鮮為何如此“仗義”?
歷史情誼:冷戰時期,蘇聯為朝鮮提供了巨額軍援,奠定兩國戰略紐帶。如今,朝鮮以實際行動“還債”,同時換取俄方的技術與資源支持。
生存突圍:在西方制裁下,朝鮮經濟幾近窒息。援俄帶來200億美元外匯和200萬噸糧食,填補了40%的糧食缺口,堪稱救命稻草。
軍事躍升:朝鮮特種部隊在俄烏戰場錘煉實戰能力,俄方轉讓的“伊斯坎德爾”導彈技術更讓其軍工突飛猛進,潛射導彈與神盾艦技術已躋身世界前列。
朝鮮的加入讓俄羅斯擺脫彈藥短缺的困境,夏季攻勢火力全開,頓巴斯前線重奪主動。然而,這也埋下沖突升級的隱患,朝鮮的參戰可能刺激北約進一步冒險,甚至將戰火引向東亞。
三、玩火的北約
北約的動作讓戰局火上澆油。7月,羅馬尼亞F-16戰機在敖德薩攔截俄軍無人機,波蘭戰機也在邊境參戰,標志著北約從“幕后操盤”走向“前臺開火”。法國總統馬克龍更牽頭組建“30國聯軍”,號稱沖突結束后進駐烏克蘭“維和”,實則意在遏俄并瓜分烏克蘭資源。然而,北約內部也并非非鐵板一塊:
分裂陣營:英國、荷蘭等國慷慨援烏,德國、挪威提供巨額資金,但匈牙利、斯洛伐克公開唱反調,西班牙、葡萄牙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美國算計:特朗普強調歐盟全額承擔援烏費用,試圖甩包袱,同時用軍援加碼挑撥俄歐矛盾,坐收漁利。
北約行徑激怒了俄羅斯。俄軍加大對敖德薩的轟炸,警告北約勿踩紅線。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趁勢翻臉,宣稱除非俄軍撤出,否則拒絕談判,和平希望徹底破滅。
四、悲情的烏克蘭
在這場博弈中,烏克蘭無疑是最大的犧牲品。戰爭導致其經濟崩潰、人口銳減,領土被俄羅斯蠶食,西方國家則覬覦其資源與地緣價值。特朗普曾承諾將烏東“劃歸”俄羅斯,暴露了烏克蘭主權的脆弱性。
俄羅斯則憑借朝鮮的強援,擺脫孤立,重拾戰場主動。然而,俄朝的“雙簧戲”暗藏玄機:通過朝鮮參戰,俄羅斯試圖將戰火引向中國周邊,迫使中國選邊站隊。中國卻始終保持中立,呼吁對話解決爭端,拒絕落入地緣陷阱。俄烏沖突已從兩國恩怨演變為大國博弈的角力場,烏克蘭不過是棋盤上的棋子,其悲劇命運如一面鏡子,映照出代理人戰爭的殘酷真相:小國流血流淚,大國卻在幕后謀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