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道菜,又稱“開席菜”,長久以來承載著廣西荔浦人的智慧與情感記憶。在代代相傳的宴席文化中,一道開席蹄子、一碗長壽面、一盤鴻運當頭,這些作為宴席的起點,不僅開啟味蕾之旅,更寄托著荔浦人的深深情誼與生活期許。
鄉村蹄子開席
在荔浦市,常聽左鄰右舍談及“今天有十大碗吃了”。在荔浦的鄉村喬遷新居、婚慶喜宴,都要做十大碗,宴席的開席菜,就是荔浦人津津樂道的蹄子。那么,這開席蹄子是如何制作的?又是如何走上餐桌的呢?在荔浦的城鄉喜宴中,蹄子作為頭道硬菜,是有著淵源的。在《新華字典》中,蹄子常比喻事物的基礎或根基,常用于描述事物的基礎或根本,也可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重要性或不可或缺的地位。
而在荔浦,則取其“重要”的寓意,闊綽的主家在酒席中為顯大氣,也為展示干脆爽快的個性,便制作圓蹄宴請賓客。將豬的前腿或后腿整個肘子切下,冷水下鍋,旺火煮至筷尖可輕松插入肉皮,然后撈出,趁肘子溫熱,用牙簽或竹簽在肘子肉皮上均勻扎孔,將一定比例的白醋、白酒、食鹽、麥芽糖配制的料汁,均勻涂抹于肉皮,隨后下油鍋炸至金黃撈起,浸泡于冷水中形成“虎皮”,再將肘子撈起,配以桂林豆腐乳和各式作料拌勻,然后將切好的肘子肉團皮朝下拼入碗中,大火蒸熟蒸透。
“人快不如火快,火快不如鍋蓋。”在荔浦宴席中,蒸煮蹄子都采用密封較好的蒸籠或大鐵鍋、鍋蓋,確保蹄子均勻受熱,高效蒸煮。蒸煮蹄子的廚師都是拿捏火候的“大師”,大火蒸煮一個半小時后,肉香裹著熱氣鉆出鍋蓋。翻扣、上香油、香蔥點綴,一氣呵成,廚師動作麻利地將熱氣騰騰的圓蹄呈上席間,圓蹄順著碗邊輕輕滑動。隨著長輩或長者一聲“開席”令下,大伙手到擒來,咬上一口,肥而不膩。在荔浦,吃蹄子還需蘸上辣椒醬汁,色香俱佳的蹄子蘸上辣椒醬汁,蹄子的松軟與辣椒味在唇齒間交融,濃香四溢間,“火候到位”“廚師厲害”的贊嘆聲接連不斷。
圓蹄出爐后經過扣碗便成了開席頭道菜。
圓蹄考驗廚師掌握火候程度,火候過了則圓蹄蒸爛,吃席人半開玩笑似的說“主家柴多”;火候不到,蹄子韌勁十足,荔浦人管這叫打膠槍或叫“響蹄”,老人小孩則無從下口,只有羨慕的份了。
在荔浦宴席中,蹄子的做法除了圓蹄還有三角蹄。三角蹄做法與圓蹄異曲同工,經濟實惠賣相好,又不失主家面子,深受普通家庭喜歡。不管是圓蹄還是三角蹄,荔浦男女老少都不含糊,趁熱吃席,因為荔浦人從酒席中悟出:蹄子涼了之后,則皮韌缺少濃香味。
將大塊垛子切成三角蹄。
酒店鴻運當頭
在荔浦的鄉村酒席間,圓蹄、三角蹄作為開席菜深受賓客喜歡,在荔浦的酒店或上檔次的宴席,鴻運當頭則為首選。過去,在荔浦的春節、婚慶等喜慶場合,人們會用整個豬頭烹制菜肴,既體現宴席的隆重,也借食材的寓意傳遞祝福,逐漸形成傳統菜式。據荔浦市金鳳凰大酒店的大廚介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豬”象征財富和福氣,豬頭作為豬的頭部,被視為“領頭”“帶頭”的象征,寓意“鴻運當頭”“福星高照”“吉祥如意”,2015年金鳳凰大酒店正式推出鴻運當頭宴席頭道菜,是節慶宴席的必備佳肴,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祝愿。
“鴻運當頭”菜肴。
鴻運當頭做法為,將豬頭一開為二清洗干凈,把豬頭焯水,下鍋炒出糖色加水調入少許白醋,水沒過豬頭煮熟撈出,用竹簽扎一遍豬皮,均勻抹上鹽,然后下油鍋炸至金黃。接下來就是調色的關鍵,鐵桶里加做好的鹵水、秘制香料,放入豬頭熬至皮肉軟糯,隨后將鹵好的豬頭擺盤裝飾淋上鹵水芡,爆香干椒等淋在表面,撒上白芝麻蔥花點綴即可。
制作鴻運當頭的關鍵是去腥增香,顏色層次分明,烹飪火候到軟爛入味,避免過熟;鴻運當頭的吃法也有講究,習慣先吃象征招財部位的豬耳、豬鼻,寓意“耳聽八方,招財進寶”“拱財鼻”“拱來福氣”。
壽宴面條寄情
壽宴上,壽面加雞蛋的習俗在中國由來已久,吃長壽面是一種習俗,尤其是在生日的時候,一碗長壽面往往寄托著人們對壽星的祝福。而荔浦人的壽宴上通常是面條加上雞蛋作為開席第一道菜。
在古代,人們認為具有孕育生命力的雞蛋是一種神奇的食物,在生日的時候吃雞蛋,象征著獲得新的生命和活力。雞蛋的形狀圓潤,寓意著圓滿和完整,將雞蛋與長壽面搭配在一起,更是表達了人們對壽星的美好祝愿。
在荔浦,參加壽宴的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則在壽星壽宴開席之前就到市場購買一把或兩把精致的面條,回家后用一小段紅紙“腰”住整把面條,捎上豬肉、紅包等賀禮拿到主家,寓意紅紅火火,圓滿吉慶,長命百歲。
作為荔浦壽宴的開席菜,面條加雞蛋又該怎么煮呢?一般的做法是面條冷水下鍋煮。同時,為了確保荷包蛋恰到好處,不能破形,現在的大廚在煮荷包蛋時,會先給湯勺均勻沾油,然后將雞蛋整個打入湯勺中,湯勺緩緩浸入溫水中,待雞蛋清完整包裹蛋黃,雪白圓潤的荷包蛋正好。將荷包蛋加入面條中,圓滿完整的壽面大功告成。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小孩生日吃荷包蛋曾是普遍現象。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壽面花樣繁多,講究數量更講究口感,廚師根據賓客喜好,做成“溏心荷包蛋”,咬上一口,絲滑的蛋皮入口爽脆,蛋黃帶著流沙,其味鮮甜。壽宴中,長輩總會第一個用筷子將面條高高挑起,然后明知故問“長不長?”同席賓客異口同聲:“長!”并說些“添福添壽”之類的吉祥話,接著按輩分長幼依次開席吃壽面。現如今的壽宴開席菜中,桶裝精致的面條也成了壽宴的開席菜。
來源|桂林晚報(記者周俊遠)
桂林市融媒體中心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