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文雨
2025年,通訊板塊最靚的仔非新易盛莫屬。
在過去三個月時間里,新易盛的股價以旱地拔蔥的姿態狂漲2倍,遙遙領先直接競對中際旭創。公司市值更是從不到500億直接躍升到1700億,三個月暴增超千億,目前總市值已成功反超資產規模十幾倍于自身的通信巨頭中興通訊。
如此大體量的公司還能走出如此強的爆發力,這種場景放眼全資本市場也不多見。
【成長性獨一檔】
新易盛的超高光表現絕不是因為概念炒作。
目前國內光模塊領域的核心玩家主要是“易中天”(新易盛、中際旭創、天孚通信),而新易盛的成長性完全碾壓其他友商。
2024年,新易盛、中際旭創、天孚通信三家企業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12.26%、143.33%、83.98%;進入2025年新易盛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三家企業Q1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384.54%、64.5%、20.69%。
中際旭創過去一直是光模塊的龍頭老大,但現在新易盛已對其地位形成直接威脅。
2024年,中際旭創營收238.6億,新易盛86.5億,兩家企業相差約2.8倍;今年一季度中際旭創營收66.7億,新易盛40.5億,差距被迅速縮小到1.65倍。
更夸張的是利潤。
2024年中際旭創凈利潤53.7億,新易盛28.4億,相差1.89倍;到今年一季度兩家企業的凈利潤分別為16.9億和15.7億,僅有一步之遙。
按照雙方最新的半年報預告,今年上半年中際旭創凈利潤36億-44億,新易盛凈利潤則為37億-42億,也就是說目前新易盛的利潤其實已經拉平甚至反超了中際旭創。
新易盛經營規模不輸中際旭創,經營質量和經營效率卻比中際旭創高一截。
比如,在創造幾乎相同效益的情況下,中際旭創截止到2024年的員工總數為8542人,而同期新易盛只有5212人。
再比如利潤率。新易盛非常重視光模塊業務的一體化垂直整合,其通過對外收購的方式實現了在光器件芯片制造、光器件芯片封裝、光器件封裝以及光模塊制造等環節的全面覆蓋,此舉使得公司很多關鍵零部件都可以自供,外采比例的下降直接降低了生產成本。2024年,中際旭創光模塊業務毛利率為34.7%,而同期新易盛卻能達到45%。
無論業績還是股價,新易盛都已經火力全開,但如果把觀測周期拉長,一切可能才剛剛開始。
【天花板不設限】
光模塊市場景氣度主要受電信和云廠商(CSP)資本支出影響,其中CSP的投入至關重要。
目前全球范圍內正在進行高強度的算力軍備競賽,各大巨頭紛紛擴大資本開支,數據顯示,亞馬遜、谷歌、微軟、Meta均在2025年大幅加碼Capex,合計指引投入超3000億美元。
過去市場一度擔心推理不需要大量光模塊,但事實恰恰相反,大集群明顯更具備規模效應和經濟價值,在集群大型化趨勢下,GPU與光模塊的比例不斷被推高,從傳統的1:3向1:5甚至更高水平升級。
除此之外,谷歌、AWS、Meta、OpenAI的ASIC芯片很可能在2026年迎來大規模放量,而ASIC用到的光模塊數量比GPU還要多。
事實上,光模塊當下不僅面臨需求端擴容,還直接受益于技術升級紅利。
一方面,行業正在推進從400G→800G→1.6T的代際演變。
2025年,光模塊產品結構將從400G為主、800G為輔向800G為主、1.6T和400G為輔轉變。根據訊石光通信的預測,在英偉達、谷歌、Meta、AWS等企業的推動下,今年全球800G光模塊的需求量有望達1800-2200萬只。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技術進步正不斷加快升級速度,800G和1.6T的迭代周期已從過去的3-4年縮到2年甚至以下,這意味著行業隨時可能出現超預期發展的現象。
另一方面,AI訓練側合成數據及推理側用戶請求量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爆發性增長,由此帶來的大規模計算集群建設與日益緊張的土地和能源產生矛盾沖突,這就需要更高的帶寬、更高速率的傳輸和更低的功耗方案解決。這種背景下,推動光技術下沉,通過不斷提升集成度將光技術從機柜推進到芯片就成了大勢所趨,CPO、LPO、OIO等一系列新技術應運而生。
CPO的特點是低延遲、高帶寬、高集成度,主要用于柜內互聯;LPO適用于數據中心機柜內服務器到交換機的連接;OIO重點則重點解決計算域電互聯的瓶頸,用于芯片芯粒間互聯。可預見的未來,這些技術將各顯神通,把光模塊產業推向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高潮。
一邊是需求提升帶來數量增長,一邊是技術升級帶來附加值躍遷,兩者疊加共振的乘數效應勢必會引發非線性的產業大爆炸。
根據Lightcounting預測,光模塊全球市場規模在2024-2029年或將以22%的CAGR保持增長,2029年有望突破370億美元。
新易盛的優勢在于產品矩陣豐富且技術能力領先,公司在各個細分領域都有布局和卡位,包括1.6T光模塊、高速AEC電纜模塊、相干技術、LPO技術及硅光技術等等,接下來這些技術都將陸續進入集中兌現期,進而對業績形成持續的拉力。
即便已經經歷一輪暴漲,但長期看當下的估值水平可能依然不是新易盛的上限。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