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熱得像蒸籠,我翻來覆去到凌晨三點都睡不著,白天工作暈頭轉向,差點出大錯!”32歲的程序員小王在辦公室里揉著黑眼圈抱怨。他的困擾并非個例——隨著夏季高溫持續,越來越多的人陷入“白天困倦、夜晚清醒”的惡性循環。中醫師指出,夏季失眠與氣溫、光照、飲食等因素密切相關,而睡前按摩特定穴位,或能成為改善睡眠的“天然開關”。
夏季晝長夜短、氣溫攀升,人體生物鐘與體溫調節系統面臨雙重挑戰。研究表明,當環境溫度超過28℃時,人體散熱困難,核心體溫下降受阻,直接影響褪黑素分泌,導致入睡困難。此外,夏季光照時間延長會抑制松果體分泌褪黑素,打亂晝夜節律;高濕度環境使汗水蒸發受阻,悶熱感加劇煩躁情緒;而冷飲、燒烤等飲食偏好更會刺激腸胃,進一步干擾睡眠。
長期失眠不僅導致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減退,還可能誘發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夏季睡眠問題絕非“小事”,需科學應對。
中醫認為,夏季失眠多與“心火亢盛、陰陽失衡”有關。通過按摩特定穴位,可疏通經絡、調節氣血,幫助身心進入放松狀態。以下3個穴位,堪稱“助眠黃金組合”:
神門穴:安神定志的“心靈門戶”
位于手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此穴為心經原穴,專治失眠、心悸、健忘。用拇指輕柔按壓,以局部酸脹為度,每次3分鐘,可調節自律神經,緩解焦慮情緒。三陰交穴:健脾益腎的“睡眠樞紐”
位于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此穴為肝、脾、腎三經交會處,按摩可調理脾胃、補益肝腎,改善因濕熱積聚或心火過旺導致的失眠。用拇指按揉左右腿各3分鐘,力度適中,以局部溫熱感為宜。安眠穴:平肝息風的“天然鎮靜劑”
位于胸鎖乳突肌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此穴專治失眠、頭痛、眩暈,按摩可平肝潛陽、寧心安神。用雙手拇指順時針揉按3分鐘,配合深呼吸,能快速舒緩緊張情緒。
45歲的李女士是公司主管,夏季因工作壓力大、頻繁熬夜,逐漸出現入睡困難、多夢易醒的癥狀。“試過數羊、喝熱牛奶,甚至吃安眠藥,但效果都不理想。”她回憶道。在中醫建議下,李女士開始睡前按摩上述3個穴位,配合調整作息和飲食。一周后,她驚喜地發現:“現在躺下10分鐘就能睡著,半夜很少醒,白天精神好多了!”
穴位按摩雖有效,但需結合其他生活調整:
- 環境優化:臥室溫度控制在26℃左右,使用遮光窗簾模擬夜間環境,避免蚊蟲叮咬干擾。
- 飲食調理:晚餐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膩食物;睡前1小時可飲用溫牛奶或酸棗仁茶。
- 作息規律:固定23點前入睡,午間小憩15-30分鐘,避免熬夜破壞生物鐘。
- 情緒管理:通過冥想、深呼吸或瑜伽放松身心,減少焦慮情緒對睡眠的影響。
若自我調整后仍頻繁出現入睡困難、早醒或睡眠質量差,且伴隨心悸、胸悶等癥狀,可能是疾病信號(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神經衰弱等),需及時就醫排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