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美在臺灣問題上正式開打,全球最開心的無疑是俄羅斯、朝鮮和伊朗三個國家。
為什么這么說?原因其實很簡單,美國把主要軍力往西太平洋一搬,中東的壓力將大大減少。而俄羅斯呢?三年多來,烏克蘭戰線早把他拖得精疲力竭,他太想喘一口氣了。
美國兵力東移,俄羅斯在歐洲的壓力會明顯減輕,普京急需這樣的喘息空間。
但俄軍想趁機吞下整個烏克蘭并不現實,兵力和后勤都支撐不了這樣的野心。
歐洲國家最擔心的始終是俄羅斯,他們絕不會坐視烏克蘭被徹底擊垮。
即使美軍減少援助,歐洲會自掏腰包,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和防空裝備。
這會限制俄軍的推進,最多讓他們在烏東多占幾座小城。
普京還可能通過能源和難民問題施壓,試圖讓歐洲減少對烏克蘭的支持。
但歐洲的團結會超出預期,俄軍的突破依然會受到很大制約。
與此同時,中東的伊朗也會看到難得的戰略機會。
伊朗一直害怕的不是以色列,而是它背后的美國軍事力量。
如果美軍主力被調往亞太,波斯灣的巡邏力度必然大幅下降。
德黑蘭可能會指示胡塞武裝和真主黨,用無人機和導彈襲擊霍爾木茲海峽的船只。
這些行動旨在拖住美軍,就像紅海的胡塞襲船事件那樣。
伊朗是否直接攻擊以色列,取決于美軍從中東撤離的規模。
如果美軍大幅撤離,伊朗可能聯合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襲擊。
更關鍵的是,美國注意力轉移會讓伊朗核計劃的監控力度減弱。
對伊朗來說,每一天的拖延都意味著離核武器更近一步。
伊朗的動作會擾亂全球能源市場,進而影響到其他地區的局勢。
在東亞,朝鮮是另一個可能趁機行動的不穩定因素。
平壤一直夢想統一半島,中美沖突會被他們視為難得的機會。
朝鮮不會直接進攻韓國,因為裝備老舊,后勤難以支撐持久戰。
他們更可能進行核試驗、試射導彈或在邊境制造小規模摩擦。
這些動作旨在試探美韓反應,同時向中俄展示戰略配合。
有人可能覺得朝鮮開戰能幫中國牽制美軍,但這其實是個陷阱。
半島一旦開戰,美韓日聯防條約會啟動,美軍將向韓國和日本增兵。
這會讓中國面臨南北兩線的軍事壓力,局勢更加被動。
戰爭還會引發朝鮮難民涌向中國東北,帶來巨大的人道主義負擔。
韓國的三星和SK海力士若停產,全球芯片供應鏈斷裂,中國制造業會受重創。
更危險的是,朝鮮若在常規戰失利,可能威脅使用核武器。
這會讓局勢徹底失控,引來更多國家干預,演變成全球混戰。
中國更希望朝鮮只是發射幾枚導彈制造聲勢,而不是把半島變成戰場。
中美沖突的真正危險在于,它可能點燃全球多個地區的矛盾。
這些矛盾一旦同時爆發,會形成相互放大的風暴,讓局勢更加復雜。
對大國來說,管控周邊風險,防止沖突外溢,和主戰場的勝利同樣重要。
在這場全球博弈中,你覺得還有哪些國家的動作值得關注?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