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在桔花縣這個以柑橘種植聞名的小縣城里,一個看似平常的商業決定引發了一場持續五年的風波。
一位中年男人為了降低成本,選擇了一條看似簡單的道路,最終卻發現自己走進了一個無法預料的迷局。
當法律的天平傾斜,當鄰里關系破裂,當家庭陷入困境,所有人都以為這個故事的結局已經注定。
可是五年后的那個春天上午,當執法人員再次來到那片荒地時,眼前的景象讓每一個人都愣住了。
01
2018年的春天,陳志遠把全部身家都押在了那座嶄新的橘子汁廠上。
43歲的陳志遠是桔花縣本地人,在外面跑了十幾年生意,總算攢夠了300萬回鄉創業。桔花縣盛產柑橘,每年秋天漫山遍野都是金黃的果子,陳志遠覺得這是個賺錢的機會。
工廠選址在縣城東邊的工業園區,占地五畝,廠房是新建的彩鋼結構,里面安裝了從德國進口的榨汁設備。
“老陳,你這工廠建得真氣派。”鄰居們路過工廠時總要夸上幾句。嶄新的廠房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大門口豎著一塊藍色的牌子,上面用金色的字寫著“志遠橘子汁廠”。
林小雅起初是反對的。她在縣城第二小學當語文老師,每個月工資三千二百塊,日子過得平穩安逸。“咱們家小宇還要上大學,你把錢都投進去,萬一虧了怎么辦?”
陳志遠點著一支煙:“放心吧,我做過市場調查,橘子汁的銷路很好。省城那邊的超市都愿意要我們的貨。”
工廠開工的第一個月,陳志遠就收購了周邊三個村的橘子。榨汁機24小時運轉,新鮮的橘子倒進去,出來的是金黃色的橘子汁。工人們把果汁裝進紙盒,一車車拉到省城的超市。
“爸,同學們都說我家開工廠,真厲害。”15歲的陳小宇剛上高一,說話時眼睛亮亮的。
陳志遠摸摸兒子的頭:“等你大學畢業,這工廠就傳給你。”
第一年下來,除去各種成本,陳志遠凈賺了82萬。林小雅看著銀行存款,心里的石頭才算落了地。
工廠里雇了十二個工人,都是附近村子的人。年底的時候,陳志遠在縣城最好的酒店請工人們吃飯。
“老板,明年我們還跟著你干。”工廠的老師傅舉起酒杯。
那時候的陳志遠意氣風發,覺得日子會越來越好。他甚至想著再開一條生產線,把生意做得更大。
只是有一個問題讓他有點頭疼:榨汁后剩下的橘子皮越來越多。每天工廠要處理上萬斤橘子,榨完汁后剩下的橘子皮沒地方放,很快就堆成了小山。
02
橘子皮的問題在2019年春天變得嚴重起來。
春節過后,工廠重新開工,訂單比去年更多了。陳志遠很高興,可是橘子皮的數量也跟著增加,廠房后面的空地已經堆不下了。
陳志遠聯系過縣里的幾家飼料廠,詢問是否收購橘子皮做飼料。
“可以收,但是你得付處理費。”飼料廠的老板說,“每噸收你200塊錢。”
陳志遠算了一筆賬:工廠每天產生大約五噸橘子皮,一年就是一千多噸。如果按照每噸200塊的處理費,一年要多花二十多萬。
“太貴了,我再想想別的辦法。”陳志遠沒有答應。
“要不我們自己想辦法處理吧。”工廠的老師傅建議,“找個偏僻的地方倒掉,過段時間自己就爛了。”
陳志遠覺得這個建議不錯。他開著工廠的小卡車,找到了距離工廠三公里外的一片荒地,原來是個磚瓦廠,后來倒閉了。
“這地方反正也沒人用,倒在這里應該沒關系。”陳志遠心里想。
起初村民們也沒太在意。橘子皮是有機的東西,大家都覺得過段時間就會爛掉。
吳大伯是龍王村的退休村干部,65歲的人了,平時愛管村里的閑事。有一天早上,他路過那片荒地時,發現橘子皮越來越多了。
“志遠,你這樣倒下去不是個辦法啊。”吳大伯找到陳志遠。
“大伯,我也是沒辦法。正規處理太貴了,我這小本生意承受不起。”陳志遠擦著汗解釋。
春天過去,夏天來了。天氣越來越熱,橘子皮開始發酵,酸臭味越來越重。下雨的時候,發酵的橘子皮會滲出黃褐色的汁液,把附近的小溪染成了難看的顏色。
蚊子和蒼蠅開始在橘子皮堆周圍聚集,老鼠也跑來覓食。
村民們開始抱怨了。
“這味道太難聞了,窗戶都不敢開。”
“我家井水都有股怪味。”
“孩子們上學路過那里都要捂著鼻子跑。”
吳大伯又來找陳志遠:“志遠啊,你必須想想辦法。這樣下去,村民們要鬧事了。”
回到家里,林小雅也勸丈夫:“你趕緊想想辦法吧,花點錢找專業公司處理。”
“那是花冤枉錢。”陳志遠固執地說,“橘子皮又不是什么毒藥,過段時間自己就爛了。”
夫妻倆為這事開始爭吵。陳小宇趴在書桌上寫作業,聽著父母的爭吵聲,心里很不舒服。
03
2019年的夏天格外炎熱,橘子皮堆積得越來越高。
陳志遠的工廠生意越來越好,每天都有幾車橘子汁運往省城。他繼續往那片荒地傾倒橘子皮,現在那里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有十幾米高,占地面積相當于兩個足球場。
高溫加速了發酵過程,惡臭味飄散得更遠了。不只是龍王村,連相鄰的石橋村和柳樹村都能聞到那股酸臭味。
“這日子沒法過了。”村民們開始集體抗議。
龍王村的王老漢家離橘子皮堆最近,他家里有個80歲的老母親,聞到這個味道后經常惡心嘔吐,晚上睡不著覺。
更嚴重的是水的問題。那條小溪已經完全變了顏色,水面上漂著一層黃褐色的泡沫。有村民試著用這水澆菜,結果菜苗都死了。
吳大伯組織了十幾個村民代表,找到陳志遠的工廠。他們堵在工廠門口,要求陳志遠給個說法。
“志遠,你出來,我們要和你談談。”吳大伯大聲喊道。
陳志遠走出辦公室,看著門口聚集的村民們,心里很緊張。
“你必須馬上處理那堆橘子皮。”吳大伯直接說,“鄉里鄉親的,你讓大家怎么生活?”
“我也想處理,可是成本太高了。”陳志遠被圍在中間,額頭上出了汗,“工廠剛起步,真的拿不出那么多錢。”
“你賺錢,讓我們受罪,這公平嗎?”王老漢激動地說。
這件事很快傳到了縣里。縣環保局接到多起投訴,趙主任親自帶隊來調查。
趙主任是個50歲的中年人,戴著眼鏡,說話很嚴厲。他在橘子皮山前站了十分鐘,臉色越來越難看。
“陳志遠,你這是嚴重的環境污染行為。”趙主任指著那座橘子皮山,“一個月內必須有解決方案,否則我們要采取強制措施。”
家里的氣氛也越來越緊張。林小雅在學校聽到同事們議論這件事,感到很丟臉。陳小宇在學校被同學嘲笑,回家后把自己關在房間里。
“爸,為什么要搞得這么臭?”有一天晚上,陳小宇忍不住質問父親,“同學們都說我們家污染環境。”
陳志遠看著兒子委屈的樣子,心里像刀割一樣難受:“小宇,爸爸不是故意的。”
夜里他躺在床上睡不著覺,想著那座橘子皮山,想著憤怒的村民,想著妻子失望的眼神和兒子疏遠的態度。
第一個懸念點:橘子皮堆積如山,村民憤怒,環保局施壓,家庭關系緊張,陳志遠被逼到絕境。這座越來越大的“橘子皮山”會把他推向何方?
04
2020年秋天,村民們的忍耐到了極限。
經過一年多的發酵,那座橘子皮山散發的惡臭味已經影響到方圓幾公里的范圍。連續幾場大雨過后,橘子皮滲出的污水污染了地下水源。
龍王村有十幾戶人家的井水都變了味,不能再飲用。
“不能再等了,我們去法院告他。”吳大伯召集村民們開會。
很快,二十多個村民聯名將陳志遠告上了縣法院,罪名是環境污染。
開庭的那天,法庭里坐滿了村民。陳志遠一個人坐在被告席上,顯得很孤單。林小雅坐在旁聽席的第一排,陳小宇也來了,坐在媽媽旁邊。
“現在開庭。”方法官敲響法槌。
“請原告代表陳述事實。”
吳大伯站起來,聲音有些顫抖:“法官大人,這兩萬噸橘子皮就像一座臭山,我們村子三百多號人都受不了這個味道。孩子們上學路過那里都要捂著鼻子跑,家里的井水都不能喝了。”
王老漢也站起來作證:“我媽今年80歲了,自從有了那個味道,她經常惡心嘔吐,晚上睡不著覺。”
一個接一個的村民站起來作證,有的拿出了井水的化驗報告,有的拿出了孩子的病歷。
輪到陳志遠為自己辯護了。他慢慢站起來,聲音有些發抖:“法官大人,我承認確實是我傾倒了橘子皮。但是我不是故意污染環境,實在是找不到合適的處理方法。這些都是橘子皮,不是化學垃圾。”
“那你為什么不找專業公司處理?”方法官問。
“太貴了,我承擔不起。正規處理一噸要200塊錢,我一年產生一千多噸橘子皮,光處理費就要二十多萬。”
經過詳細調查,法院認定陳志遠的行為構成環境污染罪。那座橘子皮山的重量達到2萬噸,嚴重超過了環境承載能力。
方法官當庭宣判: “被告陳志遠必須在6個月內清理全部橘子皮廢料,承擔清理費用和環境修復費用,賠償村民精神損失費每人1000元。”
聽到判決的那一刻,陳志遠徹底崩潰了。
“這不可能!清理費用要一百多萬,我哪來這么多錢?這不是要我的命嗎?”
他癱坐在椅子上,雙手抱頭,身體抖得像篩糠一樣。
林小雅坐在旁聽席上,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流個不停。
散庭后,吳大伯走到陳志遠面前:“志遠啊,我們也不想把事情鬧到這個地步,但是你確實讓大家受苦了。”
陳志遠抬起頭,眼中滿含淚水:“大伯,我知道錯了,可是我真的拿不出那么多錢。”
05
法院的判決像一座大山壓在陳志遠身上。
一百多萬的清理費用,對他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工廠兩年來的全部收入加起來也不夠,更別說還要賠償村民的精神損失費。
陳志遠找過銀行想申請貸款,找過朋友想借錢,但都被拒絕了。
六個月的期限很快就到了,陳志遠依然沒有任何行動。法院開始強制執行程序,查封了工廠的設備。
無奈之下,陳志遠只能關閉橘子汁廠。
工廠關門的那天,十二個工人都來了。陳志遠看著這些跟了他兩年的工人,心里很難過:“對不起,是我連累了大家。”
家里的經濟狀況急轉直下。全家只能靠林小雅每月三千多塊錢的工資生活。
陳小宇的學費成了最大的問題。這個原本開朗的男孩變得沉默寡言,在學校里抬不起頭來。
父子之間的關系降到了冰點。陳志遠常常一個人坐在客廳里發呆,看著兒子緊閉的房門,心里充滿了愧疚。
法院的執行法官隔三差五就來催促:“陳志遠,你再不配合執行,我們就要采取更嚴厲的措施了。”
“我拿什么執行?我已經一無所有了。”陳志遠苦笑著說。
村民們對陳志遠的態度也在變化。最初是憤怒,后來是失望,現在更多的是無奈。
“算了,就當我們村子旁邊多了一座山吧。”有人說。
吳大伯偶爾還會去看看那片橘子皮堆,每次都搖頭嘆息:“這孩子怎么就這么倔呢?”
那座橘子皮山依然在那里,風吹日曬,散發著陣陣惡臭。
06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2025年春天。
五年過去了,那座橘子皮山依然靜靜地躺在那片荒地上。陳志遠一直沒有履行法院的判決。
這五年里,陳志遠在縣城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每個月工資兩千塊錢。陳小宇考上了縣里的大學,現在已經大三了,很少回家。
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中年男人變得沉默寡言,頭發白了一半,背也駝了。
第二個懸念點:五年過去了,橘子皮堆依然沒有被清理。當法院決定強制執行,所有人重新回到那片荒地時,等待他們的會是什么樣的景象?
2025年春天,縣法院決定強制執行。
方法官給陳志遠打電話:“陳先生,我們準備強制清理那堆橘子皮。你必須到現場配合執行。”
陳志遠在電話里沉默了很久。五年來,他一直不敢去看那座橘子皮山。
“行,我跟你們去看看。”陳志遠無力地說,“到底要怎么處理這堆垃圾。”
第二天早上,陳志遠來到法院門口。方法官已經在等他了,還有環保局的趙主任和幾個執法人員。
一行人坐著兩輛車向橘子皮堆積地開去。陳志遠坐在后排,看著窗外熟悉的風景,心情很復雜。
車停在小山坡下面,所有人下車步行。吳大伯也來了,還有十幾個村民代表。
“志遠,五年了,你還好嗎?”吳大伯看到陳志遠。
“大伯,讓您受累了。”陳志遠的聲音有些哽咽。
一行人開始向橘子皮堆積地走去。陳志遠走在隊伍的最前面,步伐沉重。每走一步,他的心就跳得更快一些。
走了二十分鐘,他們來到了那個熟悉的小山坡。翻過這個山坡,就能看到那座“橘子皮山”了。
陳志遠停下腳步,深深吸了一口氣,準備面對那個折磨了他五年的噩夢。
“走吧,該來的總要來。”方法官催促。
眾人開始爬坡。陳志遠的心跳得很快,手心里全是汗。他想象著一會兒會看到的景象:那座惡臭熏天的橘子皮山,可能還長滿了雜草。
當他們翻過小山坡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停下了腳步。
吳大伯用力揉了揉眼睛:“這...這還是那個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