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的上升之路到此還沒有結束。因為這世道已經亂了,整個社會正在進行著一波又一波的大洗牌。很快,漢末的劇情就從黃巾之亂過渡到了董卓專權,接下來,就是各路諸侯組成聯盟去討伐董卓了。
在長沙,孫堅組織了一支軍隊,北上前往投奔袁術,參加了這個聯盟。在進軍的路上,孫堅把跟自己不對付的荊州刺史王叡,以及試圖騎墻觀望的南陽太守張咨給砍了,隨后收編了人家的部隊。真是個狠人,那可都是朝廷命官啊。在袁術這兒,孫堅被封為假中郎將,行破虜將軍和豫州刺史。這意味著,孫堅在戰場上有了僅次于袁術的指揮權。隨后,在討伐董卓的戰場上,孫堅一如既往地能打,他甚至一度打進了洛陽。而在討董聯盟散伙之后,孫堅繼續站隊袁術,幫助他去打荊州的劉表。不過,此時孫堅的好運也到頭了。在與劉表部將黃祖的戰斗當中,孫堅意外身亡。這會兒,他大概三十五歲。“孫堅死后,他的家族里沒有足夠有影響力或可靠的人來接替他作為袁術高級將領的角色……此時,孫堅的去世已然結束了這個家族更大的野心。”
孫堅大部分的兵力被袁術以及他手下的高級將領給分了,表面上看,孫家也就那樣了。孫堅是一顆流星,短暫地劃過了天際,到頭來,好像只是給袁術做了嫁衣。但是,孫堅這短暫的輝煌過后,也并非什么都沒有留下。他給他的宗族爭取到了一定的地位,他的兒子們從他這兒沾到了光。你看他大兒子孫策的朋友圈,人家從小就和廬江大族周家的小孩處成了好哥們,這是孫堅的成長環境比不了的。而孫策的這個好哥們,在未來將對孫吳的崛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哥們的名字,叫周瑜。
孫堅死后,袁術的事業也開始走下坡路了。但不管怎么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那會兒袁術的勢力仍然是很大的,他是東南地區最強大的一股力量。因此,年輕的孫策選擇了前往袁術那兒上班。那會兒,孫堅的老部下們,像程普、韓當、黃蓋他們,在袁術那兒等不到重用。這其實也能理解,每個高級將領都有他自己的嫡系,這些從孫堅那兒分配來的人,是外人,是擠不進他們的核心圈的。所以,孫策的到來給了這些舊部新的期待,孫堅長子的身份開始發揮作用,孫堅的老部下們都紛紛往孫策這邊靠攏。
孫策剛來袁術這兒上班不久,就被袁術畫餅說要任命他為九江太守。但后來,袁術把這位置給了別人。隨后,袁術又開始給孫策畫餅,說你去給我打下廬江,打下來之后,你就是廬江太守。結果,孫策繼承了他爸的狠人屬性,真把廬江打下來了,但是,袁術又把這位置給了別人。孫策一看,還能這么玩,那我也懂了。他也開始給老板袁術反向畫餅了。他說,您吶,放我去長江以南,我可以幫您把地盤打下來,還可以從那邊給您招募三萬人回來。袁術一聽,哎喲,這不錯,那你去吧。于是,袁術給他配了大概一千名步兵和三四十名騎兵,并給予他沿途募兵的權力。就這樣,孫策帶著一千多人出發了。
我們知道,孫策此時本錢沒多少,但他有兩項優勢,第一,他是孫堅的長子;第二,他跟他爸一樣,很能打。這兩項優勢疊加在一起,會產生這樣的效果:首先,因為他是孫堅的長子,所以孫堅此前的人脈、威望都能給他賦能。不過,光有這一項還不夠,要是孫策自己本人不行,那這一切也都白搭。但好在,孫策很能打,這就意味著,跟著他混,有前途,特別是當孫堅的舊部在袁術那兒打工卻看不到上升路徑的時候,這位老領導的兒子就會成為他們重新團結在一起的一個新的聚集點。因此,此后孫策的勢力就跟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后面的故事,相信你都很熟悉了。孫策趁著北方的大佬們之間忙著互相爭斗,帶兵打下了江東,并且趁機脫離了袁術的控制。袁術也拿他沒辦法。畢竟,孫策的隊伍是他自己帶出來的,地盤也是他自己打下來的,大家服的也是孫策本人。那你說袁術那會兒在干嗎呢?他啊,下了一步臭棋。他著急忙慌地稱了帝,把自己弄成了眾矢之的。所以,人家孫策脫離袁術也是有理由說的,我是什么人?我是大漢忠臣,你袁術現在是個什么形象,你讓我跟?不過,此時的孫策雖然看著很牛,但要是放眼整個國家,你就會發現,孫策的地盤其實就是揚州里頭的幾個郡而已。而且,他是撿了漏的,他避開了卷得要命的中原,打的是難度比較低的南方副本。當然,能做到這樣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人孫策出道才沒幾年,“在內戰的混亂中,這本身就是一項耀眼的成就”。
但是,孫策開了個好頭,卻沒法繼續經營下去,就在二十六歲這年,孫策被仇人的門客偷襲,最終重傷而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