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破解縣域技能人才短缺難題,合陽縣人社局創新構建“技能賦能-持證上崗-精準就業”三位一體培訓體系。重點打造特種設備操作工公益性培訓項目,開創“零門檻入學、全免費培養、零距離就業”的縣域技能人才培養新范式,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為群眾鋪就增收致富路。
暖心惠民:助力鄉村振興
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合陽縣對參加特種設備操作脫貧勞動力推出“交通+生活”雙重補貼政策。每日50元補貼覆蓋參訓期間交通食宿費用,切實減輕經濟負擔。
數據顯示,合陽縣緊缺性工種專業開設以來,已組織培訓22班次,培訓971人,為縣域物流、建筑、制造等行業輸送200余名緊缺技能人才,有效緩解企業“招工難”問題。
精準施策:打造“技能+就業”全鏈條服務
針對縣域企業對特種設備操作人才的迫切需求,合陽縣人社局精準發力,推出“零門檻、全免費”叉車駕駛員培訓政策。培訓涵蓋理論教學、實操演練、特種設備安全生產法等13門課程,學員通過15天120課時的系統學習,即可掌握叉車駕駛、維護保養等核心技能。更值得一提的是,培訓學校免費組織學員參加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和作業人員證考核,實現“培訓—考證—就業”無縫銜接。
“我們堅持‘學以致用’原則,不僅教技術,更教安全規范和應急處理能力。”承訓機構雷校長介紹說,培訓后持續跟蹤服務,建立企業需求與學員技能的精準對接機制,對高頻次專業技能比如“四角定位”專門進行了強化,必須保證學員能夠完成叉車駕駛模擬操作、復雜廠內路況實操、叉車基礎性運輸等基礎性訓練,確保“出師即能戰”。
匠心育人:從“零基礎”到“高薪就業”的蛻變
“我初中畢業之后,就去深圳打零工,休息的時候看到村子群里發的免費技能培訓信息,咨詢之后才知道是人社局免費的技能培訓,而且考證也是免費的,我就辭職回家參加了培訓。”電話那頭郝某激動的說。通過免費培訓獲得叉車作業證后,先后入職陜汽集團和蘇州某公司,月收入從6000元提升至1萬元以上。
郝某從深圳零工到高薪技術工的轉變頗具代表性。像郝某這樣的受益者并非個例,據統計,叉車駕駛員專業已組織培訓18班次,培訓781人,解決就業220余人。
呂某作為一名農村婦女學員,通過培訓不僅解決自家冷庫叉車操作難題,更重拾職業信心:“普通農民也能掌握高技術。”今年以來,首期培訓50名學員中35%實現就業,人均月收入達6000-8000元。
多維發力:構建人才振興體系
合陽縣人社局構建“宣傳到戶、服務到鎮、培訓到人”三級服務體系,通過“三進”工作法(進村入戶宣傳、鎮街駐點服務、精準定制培訓)擴大覆蓋面。下一步將拓展挖掘機、焊工等緊缺工種培訓,并與企業共建“就業直通車”,為群眾提供更多高薪崗位選擇。同時緊跟國家政策導向,根據縣域實際,將新興工種納入培養計劃。
合陽縣人社局以技能培訓為抓手,打通了“人才培育—企業需求—鄉村振興”的關鍵鏈條。截至當前,已組織家政服務員、中式烹調等各類技能培訓55個班次,累計培訓2632人次,其中特種設備培訓7班次,累計培訓308人。未來,合陽縣人社局將持續深化“技能照亮前程”行動,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人生價值,為縣域經濟騰飛注入持久動能。(王酉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